第95章 姜宁宁学历造假?(1/3)
叮——
纺织厂下午上工铃响彻周边。
工人陆续离开家,适龄的孩子们在上学,所以家属院空空荡荡的,十分安静。
穿灰涤卡中山装的男人刚拐进第三排筒子楼,就被晾衣绳上的工装裤甩了满脸肥皂味。
他抹了把溅到蛤蟆镜上的水渍,正要发怒,想到此行的目的,不得不按捺起来,问道:“同志,打听个人。”
朱婶疑惑地抬起头,说话的男人大约三十上下,梳大背头,发丝上油光锃亮。
脚上那双皮鞋踏进潮湿泥泞的天井中,与周遭格格不入。
正打量间,蛤蟆镜递过来一小包红糖。
朱婶眼睛发亮,一点不客气地接过来,大饼脸随即扬起灿烂的笑容,挺着胸脯热情地说:“同志你问对人了,这家属院没有我不知道的。”
这副典型的小市民做派,让男人眼底露出几分鄙夷,下巴扬得更高了,“姜宁宁是住在这吧?”
朱婶愣了下,点头:“你是他什么人?”
老姜家亲戚没这么一号人物啊?
当年姜家夫妻俩牺牲后,姜家那伙人眼见捞不着好处甩手就走,丧事还是他们这群邻居帮忙操办的呢。
蛤蟆镜眼一转:“我要找姜宁宁同志做先进典型采访。”
朱婶喜不自胜,双手擦在围裙上抹掉水渍,大嗓门惊喜地问:“宁宁做啥大事了?”
这一嗓子,把家属区的老少娘们全部引了过来。七嘴八舌跟苍蝇似的,在耳朵边嗡嗡不停响。
蛤蟆镜神情隐隐浮现不耐烦,一边从公文包里拿出红糖分发给大家伙,一边问:“姜宁宁在军区当上宣传部干事了,正好大家都在,都说说她是什么样的人?听说她父亲是烈士?”
朱婶皱起眉头,这瞬间莫名觉得特别怪异。
但没多想。
白白得一袋红糖,一众老少娘们笑靥如花,争先恐后地回答。
“那可是救过全厂的大功臣!”
“姜明和李明霞都是烈士,十年前衢县发生特大洪灾,夫妻俩为了厂子牺牲了,这事还上过市里的报纸呢。”
“宁宁性子纯善,常常被婆家欺负。一对龙凤胎从小就会捡牙膏皮,拿去换吃的。听说是因为她那个婆婆脑子不正常,才会搓磨儿媳与孙子们。”
“宁宁很懂礼貌,从不麻烦我们这群邻居。”
“还有宁宁从小学习成绩就好,父母出事后因此颓废一段时间。但学校老师觉得她不容易,还是给了高中文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