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游击办报 【55】仗还可以这么打(1/3)
老周叔这段时间被派往鲁中山区莱芜一带活动,他不方便透露太多,只是连声感谢刘子魁的搭救。
刘子魁有些惭愧:“那都是钱掌柜谋划安排的,我就是跑了跑腿,实在没出多少力。”
“我都听说啦,你是整个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是看你年纪小,日本宪兵怎么可能允许你进入他们驻地大院呢?没有你冒险去给叛徒送报纸,他也不会上当追到宪兵队去,总之多亏了你,这份恩情我记一辈子。”
老周一直都很关注刘子魁的动向,从报纸上看到了少年写的两篇文章,得知这少年最近又戳破了“国军征兵点血案”的阴谋,深感欣慰。
刘子魁问起钱掌柜的动向,老周叔说组织上考虑到钱掌柜敌后工作经验丰富,将其派到了局面更复杂,斗争形势更危险的省城济南主持工作,现在轻易是见不到了。
因为两人各有任务在身不便多聊,老周叔临走前叮嘱少年多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尽快成长起来,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并肩战斗。
刘子魁欣然答应着,上级考虑到各位办报人员太过辛苦,加速了调派干部的进度,各报刊编辑部都增加了许多“扛起枪来能打仗、拿起笔来能书画、动起口来能宣传发动群众”的多面手。他知道自己的差距,每天都在努力跟上大家的脚步。
在老周叔这些经验丰富的地下交通员帮助下,根据地印刷的大量报刊杂志迅速扩散到山东各地,一夜之间出现在大街小巷和千家万户,在军民之间产生了巨大反响。
先是在印刷所周边办公的宣传员们,每天第一时间读《新华日报》的通讯稿,看到文章里详细报道多场战斗的作战经过,生动描写军民的英勇战斗形象,纷纷感慨原来文章可以这么写。他们开了一场又一场的研讨会,现场学习通讯写作技巧。
其次是部队里的战士们,他们读完《夜袭桑掌桥》《狮脑山之战》《我们并未失掉一条枪》《寒王的伏击战》等通讯文章后豁然开朗,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基层指战员战意高昂,对标周边的交通要道制定作战计划,争先恐后地写下请战书、决心书、保证书,想要好好教训当地的小鬼子。
然后是根据地和沦陷区的黎民百姓,看到八路军在纵横千里的战线上扒铁路、炸桥梁、攻车站、拿矿山,日军竟然屡战屡败毫无办法,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鬼子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对八路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种畏惧抗日,妥协苟安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
最后,日本宪兵队被这些报纸搞得焦头烂额,他们疯狂没收宣传读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