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44章 拆台子

第044章 拆台子(1/2)

目录
好书推荐: 胡说,她才不是坏女人! 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 我的冰山女神总裁 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娱乐那个圈 递上离婚协议后,渣夫他追悔莫及 我在女子监狱修仙,出狱已无敌 被问罪当天,无上帝族杀来

徐渭还是拿起笔,给苏泽这份奏疏润色起来,文书工作本来就是他身为幕客的职责。

其实这份奏疏的也很简单,就是请求朝堂在邸报之外,办一份《乐府新报》。

大明已经有类似官方报纸的邸报了。

邸报起源于唐代,其实就是朝堂发生的大事制作成报纸,发往的也是给地方官府,是让地方官员了解朝堂大事的重要手段。

明代负责发行邸报的就是通政司,五天或者七天一次,由通政司搜集朝堂发生的大事进行汇编,然后经过雕版后印刷,通过驿站发往各府县衙门。

在苏泽看来,邸报其实并不是报纸,而是类似于传递红头文件的公文系统,是从上到下逐级传达的,其实和报纸没什么关系。

苏泽上疏要办的《乐府新报》,则是要从下到上,搜集民情民声,汇编而成京畿新闻的地方性报纸。

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礼记》云,‘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

“昔周室设采诗之官,汉武立乐府之署,皆以俚语巷议为鉴,察四方风土之异。”

“今圣天子垂拱而治,然疆域广袤,州县星罗,欲知闾阎疾苦,非设新制不可为继。”

你们儒生不是动不动就要复古吗?苏泽搬出了周礼中的“采风”制度,又以汉代乐府为名,提出要仿效先贤设立一个采访民风的机构,你们读书人总不能反对吧?

这也是苏泽前世的工作经验,以及这些日子观摩历代重臣上疏,学习到的套路。

就算是改革,也要先提出政治上可行性的方案。

要么从典籍中找,要么从祖宗之法中找,就算是全新的政策,也要打出复古的旗号。

其实古今中外都是这么干的,苏泽穿越前的美利坚,不也拿着两百年前的宪法天天辩经?

说完了周礼,苏泽又说起了“祖宗之法”。

“太祖皇帝设通政司,意为

通达四方之政。可臣观近年之政,民间疾苦,或如暗流潜涌;乡里冤屈,常似寒蝉噤声。”

“昔乐府能收赵代秦楚之讴,今当仿其意,办《乐府新报》,使布衣黔首皆得言事。”

说完了法理上和政治上的可行性后,苏泽开始论述具体的实施方案。

“自国子监择通晓文墨之士为访员,月给廪饩,专司采录民间歌谣、市井闲谈、田舍琐事,但记事实,不加藻饰。”

这就是苏泽的分化瓦解之策了。

明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是秦二世 三国之弃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我不是袁术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大唐昏君 夜天子 空降1630 穿越战国成白起 边军悍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