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56土改

56土改(1/8)

目录
好书推荐: 灵气纪元之逆天主宰 摄政王的妾室跑路了 爱你不问归期 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 左丧事,右喜事,嫡女她从地狱来 穿越星际种田日常 元英 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 重回02,迷上校花的美少妇妈妈 闺蜜才是老公白月光,我选京圈太子当新欢

我在网上大概,查到了一个数据,说建国以后的全国各地根据情况不同综合下来,平均土地田税是15%。

没有去查更详细的东西,对我来说够用了,我认为这15%的田税是毛利,就是说这个数字的田税统计,是没有去掉管理等各级人员消耗,和运输损耗,更别说一穷二白,没工业,商业收入,和战争留下的庞大的军队消耗了。

就算粮食就近调配,但是国家需要的工业建设,军队政,工各个系统消耗,这些粮食肯定是要转运的。

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候,国内政府收到的,农业产出所有剩余能量也就,占全部人口的12%左右?去掉几百万军队,政工,交通,城市里残余的传统上层建筑,一些国家职能海军啊,文人阶级啊,什么的,能剩下多少财政盈余?

建国的时候,那时候全国人口有多少?差不多 />

传统士绅百分之十农业税收集的整个税收系统都崩的差不多了。

能量散逸,下沉,人口数量滋生,没有这个时空东北和北京这样的势力去做国家工业化尝试。

按照我的印象宣传中说的是,那时候的城市人口不足1%也就是500万左右的城市人口,1%~2%的非农人口?

而且这1%~2%的非农人口,有多少是标准意义上的非农人口?是真正的工业人口,和为工业人口服务的人口?

这些城市人口是传统经济结构中的消费型城市人口吧?比如说传统的社会统治机构,他们在聚集在城市里,是在从事生产?还是在负责消费?

很明显,我认为是后者,他们的城市化根本就不是工业的城市化,而是消费的城市化。

在我构建的这个时空。南方地方上的税收系统不知道,最起码在北方的税收系统是比较完整的。如此才有,为北洋财政提供超过75%税收的地主乡绅集团们。

有这些乡绅们积极的从整个农业中抽取田税,人口滋生的速度自然会降低。

而且从农业中抽取的田税,也并不会在无意义的内斗之中消耗掉、浪费掉。

就算是统治阶级消耗了一部分,仍能有超过百分之8的非农人口。

我在这里给北洋的工业化集团取一个2%~3%的数据,也有200多万到300多万人的样子。

就算内部地主乡绅和工业化两个政治集团再怎么拉锯。他也算是有些欣欣向荣的样子,要不然怎么敢去和列强抗议?找日本的麻烦?去争山东那1000万人口的市场?肯定应该超过3%才对,300多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无敌质子,归国惨遭万人嫌 黄巢挽天倾 送我去和亲,可我是太子啊母后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大明:从充军登州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北宋小丫鬟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