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决意(3/6)
就像前面说过的,传统地主阶级这个概念实在是太笼统了,分散的实在是太广泛了,完完全全的一盘散沙。
如果是想所有人一起收紧粮食供应,把粮价提起来,这样的集体行动,既融入了集体,最后还能趁机把粮食卖个好价钱。
那么这样的行动还能勉强玩得转,但如果要是结成党派去对抗一个强人,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除非张克冒大不韪,去侵犯所有人的利益,这时候冒出一个头脸人物来举起反旗。
没有逼到份儿上,张克带着8万军队入关,谁愿意去出这个头?
如果你要做事,你要一股气势。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如此,才能压倒所有人。
当然也是看时代、看背景、看情况的。
张克进京也没有纠结多长时间,因为有的事情,有的政策根本就没法儿纠结,想好了,就是快到斩乱麻,要不然所有的人都求到你跟前,到时又有何益?
在尽快,尽可能的对军队进行拉拢收编之后,直接宣布在河北进行土地改革的政策。
说到近代史上的土地改革,大家一定要知道,二五减租和三七五减租这两个数字概念。
二五减租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进行工业化尝试之后,就像我在前文里说的一样,农业是所有工业的上游,大家发现国内的工业厂子经营困难,没有办法和国外的产品进行竞争。
那怎么样可以提高竞争力?必须要降低成本。
中国的人力成本那就不用说了,其他的成本,那也是各有不同,这里就不细细的说了。
还有被外来商品冲击市场,小农破产,流民遍地,为了农人可以过的好一点。
于是有些人形成共识,得出了这个二五减租方案。
意思就是你作为一个拥户,地主,不能从你手里拿走超过25%的佃租。
要知道,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个拥户向地主交租可能都在40%。也就是有这个40%的水平线作参考,张克在关外一开始才敢实行,收取50%的田税标准。
因为关外,毕竟张克进行了前期的开荒补助,而且关外土地肥沃,数量充足,不怕人吃不饱饭。
这个减租政策没有能够实现,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你有几个师?凭什么让地主老爷们把原来应该塞进自己腰包里的钱,粮食,白白的送给拥户们?
一些政策的提出者是希望拥户们有粮食以后,一方面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一方面这些粮食可以流向市场,降低市场上的粮价。市场上的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