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百转千回道金陵、是非得失道不清(8/25)
当年盛紘娶妻,还未定下王若弗,勇毅侯府那边便提出了两家结亲的请求。
自己喜不自禁,以为可以基于此加强两家的关系。
毕竟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两家的关系很少冷硬,没有半点亲家的样。
而且让盛紘娶了徐家的女儿,这样无疑会增强双方的情感纽带,加强自己与盛紘、徐家的关系。
同时盛家未来后辈身上也算流淌了自己的血脉,也能稍稍弥补自己的遗憾。
结果当自己拿起勇毅侯府那边送来的姑娘名单一看,发现不是庶女,便是出身旁系的姑娘。
这样身份的姑娘有什么好的?
当年尚且年轻的盛老太太眼界依旧在,依然留存着侯府独女的心高气傲。
盛紘虽不是盛老太太亲生的,但盛老太太可是把盛紘养在自己名下,当做自己的嫡子对待,自然不乐意这门亲事。
勇毅侯府那边同样不痛快。
我堂堂勇毅侯府徐家,一代嫡女、独女都嫁到盛家了,现在还要让我再送一个嫡女过去?
盛家哪来这么大的脸?
再说了,那时盛家官场上只有孤儿寡母,怎么都是一副无依无靠的单薄样。
况且盛紘还不是盛老太太的亲生儿子。
自家派出姑娘和盛紘结亲,此举怎么说都是对盛老太太、对盛家的好处更多,盛老太太不应该退让些吗?
但盛老太太偏偏是态度强硬,分寸不让!
一个是觉得自己的自尊被挑衅了。
一个本就对盛老太太不顾家族声誉,人脉往来,赫然下嫁有些不满,同时还对盛老太太带走的天价嫁妆颇有微词,现在想要来个帮衬一手昔年自家嫡女的佳话,结果又落了个冷脸(徐家视角)。
那就索性一别两宽!
自此数十年,两家再也没有任何走动。
这么些年里,随着年纪大了之后放权给盛紘,自己待在寿安堂的那方小天地里,盛老太太也偶尔会想起这事。
当初站在年轻时自己的立场,自己觉得徐家那些人是故意送来这些旁系的姑娘,想借此机会和自己彻底闹掰,撇清关系。
但若是站在他们的立场呢?
两代嫡女嫁给同一人家,还是当初盛家这样的……
别说当初了,就是如今盛家有盛紘这位官至五品的官员,因为杨文远和华兰在前,现在对于长柏和杨如锦的亲事都有些犹豫,更别说差之远甚的当初了。
其中落差怕是更大。
有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