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码头(2/3)
。
大楚的江南官员,多数是耕读世家出身。说是耕读世家,其实就是大地主,占了无边无际的良田,家里米烂成仓,富的流油。说起来,还是耕读人家,说不尽的富贵风流啊。
可是肃宗这边,登基之后,却时常捉襟见肘。西北不是旱灾,就是飞蝗,再不,就是黄河时不时来次决堤。
黄河决堤也就罢了,时不时,淮河也要来个几次。除去西边,全国那么大,上上下下,哪里都要用钱。
可偏偏这些江南官员家里富成这个样子,皇帝看了,自然眼红心红的很。
只是江南人家遵纪守法,就算有什么诉讼也当地消化了,传不到京城。所以,肃宗派朱自恒去江南,更大的原因,应该是捉这些人的小辫子去了。
燕国公主悟出了肃宗的用意,对朱自恒倒是不敢太大意了。能替肃宗去做这些事情的人,必定是肃宗心目中最值得信任的人了。
日后肃宗若是要收拾江南系的官员,这个朱自恒,只怕就是递刀子的人了。这样的官员,日后非朱即紫,进内阁是迟早的事。
只要朱自恒健康安健,总有他富贵滔天的一日。所以,燕国公主对朱自恒这边的亲家,倒是病不轻视。
朱自恒这次回京,必定带了什么大消息。或许,朝里又要翻天覆地了吧。只是,燕国公主微微一笑,怎么如意一回来,这朱自恒也马上回来了,有那么凑巧嘛。
张嬷嬷和宋嬷嬷自小陪着燕国公主,对她的心思,也能揣摩个两三分。见燕国公主但笑不语,话题又恰好停在了朱家舅爷那一边,张嬷嬷和宋嬷嬷也都明白了,这会儿,公主大概是在琢磨朱家的事情吧。
只是眼下的侯夫人,却是宣府守备丁峰的女儿,若是跟朱家来往密切了,不知道是否合适。
所以,张嬷嬷和宋嬷嬷对了对眼神,两人就提起了宣府的事情来了。
“大小姐回家的时候,已经派人给宣府送过书信了。”张嬷嬷管着忠顺府内宅的事情,这几日忙着准备设宴庆祝徐婉如回家,倒是把大公子徐简的事情给忘了。
徐简自小在祖母燕国公主跟前长大,十岁出头,才从萱园搬了出去,到前院的修竹堂居住。燕国公主是怎么宠徐铮的,就是这么宠徐简的,或者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铮是被宠溺长大的,虽然没有五毒俱全,也没成为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可终究不是个修身立家的人物。让他担负起忠顺府的一切,谈何容易。
眼下燕国公主还在世,宫里对忠顺府也还高看一眼,可日后呢。徐铮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