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武将(2/3)
祖。
本来,河间王想把太祖的兵力收为己用,谁知,自己反而被太祖所用。最后贺家大梁的天下,落到了大楚太祖手里,改姓为周。
太祖开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贺皇后成了贺太后,扶植太宗上位,把大楚的天下牢牢地握在贺家的手里。
这么些年,邓家一直没什么起色。即使太宗登基做了皇帝,邓家也只沿袭旧制,得了个承恩侯的封号。只有爵位,没有封地,一家子就靠着些俸禄,在京城勉强为生。
即使贺太后去世了,太宗也开始清算贺家势力了,邓家仍旧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毕竟,当时夺嫡争位的皇子,实在不少。
而现在的肃宗,当时只是个嫡出的三皇子,处处谨慎,战战兢兢地直到册立太子。这几十年间,邓家一直没有得意的机会。为了不给肃宗拖后腿,邓家也一直小心谨慎,唯恐做错事,落了把柄在对手那里。
直到肃宗登基,邓家的好日子才算正式来临,爵位也从承恩侯变成了承恩公。只是,从肃宗登基到现在,也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邓家手里,哪来的兵权啊
好在,太子周玟不过十二岁,来日方长。
承恩公邓家出了两位皇后,一位皇帝,一位太子,他们自然期盼,再出一个皇后,一个皇帝。最好,大楚周家的血脉,都有他们邓家的一半。
期望高了,胃口自然也大了。
太子周玟的位子名正言顺,朝中文官拥护嫡出的不少,邓家也招徕了不少文臣。只是,武将就没那么容易了。
开国之后,朝中武将,多半是跟着太祖太宗打天下的功臣。太祖做了皇帝,他们自然也得了爵位。
可这些勋贵,利益纠葛,一时半会,谁也不会明确站到太子一边。毕竟,他们手里的兵权,既是力量的来源,也是皇帝猜疑的对象。
手里拿着这么一把双刃剑,勋贵们自然小心翼翼,不敢轻易站队。这样一来,邓家和太子阵营的武将,就寥寥无几。
忠顺府徐铮的婚事,承恩公府之所以要插一脚,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武将势力。忠顺府徐坤跟着太祖,从阳和卫一直打到京城,算起来,就是太祖的嫡系武将。
只是徐坤去世之后,子孙不肖,没有立的起来的人才,更谈不上带兵打仗了。所以,忠顺府一系的大小武将,都有改投靖远将军府的迹象。
燕国公主也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了投靠邓家,站到未来储君,太子的阵营里去。忠顺府站到了太子一系,徐坤以前交好的武将,多少也会心系太子。同时,丁岚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