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攻城略地(2/3)
速度也比毛笔快的多。孙星云想研制出这种鹅毛笔,这会使朝廷各部衙门办事效率快的多。
晚上石头把鹅毛给端过来了,孙星云在屋里子点了个石炭炉子,炉子上的铁锅里炒着的居然是河沙。
河沙已经炒的很热,孙星云仅能靠感觉实验。因为鹅毛笔正式制作前前,需要对鹅毛进行热处理。
具体方法就是将羽管插入砂中,将砂子加热到上百度,待冷却后取出,此时笔杆会变得不透明,据说会更坚固。
经过几次实验,孙星云成功的做出来了几支鹅毛笔。
制作鹅毛笔,最关键的步骤是削。大部分是用剪刀在羽管根部斜切一刀,笔头再用小刀修整。
斜切角度要适中,留成30-40度最佳,可保持储墨量不能过少或过多。
在靠近笔尖,手指握处的鹅毛必须剔干净,否则在书写过程中极其碍事。
有些使用者也许是考虑到便捷,整根笔杆的毛全部都会剪光,只保留笔杆。
鹅毛笔制好以后,孙星云蘸了一些墨水在纸上书写起来。虽然三两个字就得蘸一下墨水,但书写速度很明显比毛笔快的多的多。
重要的是字体也小,一张纸可以写数百个字,而且鹅毛笔用起来颇为顺手,让孙星云多多少少找回了一些小时候的感觉。
他用的是徽墨,徽墨以松为基本原料,掺入二十多种其他原料,经过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
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宜书宜画,素有“香彻肌骨,渣不留砚”之美称。
徽墨墨色历千年而不褪,油墨黑润赛漆,淡墨丰韵如神;用于书画变化无穷,妙趣横生。它的两面还镌绘各种图案,美观典雅,是书画艺术的珍品。
“哈哈,成了!”孙星云大喜。这东西做出来,改日回宫让官家看看,赵祯以后用来批阅奏疏也会方便的多。
“铁锤!老子的大鹅炖好了没有?”
……
会州城,城中百姓都被召集到了衙门外。
袁泰站在衙门口,他看着这些惊慌失措的百姓,开始了他的战前动员。
“会州城的百姓们,我是你们的知州袁泰!今日将大伙儿召集到这里来想必许多人已经清楚了。西夏军要打进来了,他们想吞我大宋,我们答应不答应!”
众人沉默,没有掌声、没有热血沸腾、也没有慷慨激昂,百姓们没有升华到一个国家的高度。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