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大忽悠(2/3)
搭棚子的事情”。
这是夫妻二人,在车上商量好的事情,再说亲戚帮了大忙,总得上门表示表示吧!这叫人情,有来才有往。
柳纤云点点头,看着向前进笑道:“前进哥,那我先带小雨去看看嫂子”
向前进结婚、孩子满月,柳纤云都来喝个喜酒,当然知道向前进的家怎么走,就在百货大楼后面崇华街,正好顺路去百货大楼买些礼品去。
“老婆,你给五块钱我,我出去办点事”
柳纤云带着女儿走之前,向南去在店门口问老婆要了五块钱,柳纤云二话不说掏了五块钱给他,如今她对自己男人很是信任。
看日头时间还早,也就九点多的样子,向堂哥问了去县印刷厂的路,向南去直奔火车站,在火车站商店买了包香烟牌面担当中华烟,往火车站后面的花柳街县印刷厂走去。
昨天有些顾客本来想买的,因为不能打包带回家又放弃了,这年代一个人,一顿饭吃上三块五,是没几个人舍得的。
如果有了一次性餐盒,能打包带回家就不同了,顾客可以跟家人一起分享,心理上的压力也没那么大!销量肯定会涨上去。
至于一次性碗,这玩意又不是高科技产品,这个时代的印刷厂、纸厂都能做,向南去要去的祁阳县印刷厂,是衡州报社属下企业。
到了花柳街公园路口,望着十字路口,向南去抓了抓脑壳,堂哥虽然住在县城,可也不知道县印刷厂具体位置,只知道在花柳街附近。
向南去正想找个人问路,瞅见公园门口,有个卖炒瓜子的担货郎,微笑着走了过去。
别小看这些担货郎,在八十年代初,这些人应该算是改革开放,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后世很多大富豪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走街串巷卖货过来的。
安徽卖傻瓜瓜子的年广九,算得上这些人之中的代表人物,在八十年代初,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还是被改革开放那位老人家点过名的人物。
“哎哎,那个小同志,你等等,请问你找谁?”
到了县印刷厂,向南去刚巧见到有几个人走了进去,他也低着头就往大门走,却被看门卫房的大爷,跑出来拦住了,大爷说话还算客气。
“大爷,前天我跟你们厂长约好了的,您老记性贼好!怎的忘记了?来,抽支烟”
这大爷眼力!向南去暗暗给大爷点了一个赞,笑容满面地说着话,从口袋掏出那包充牌面的中华烟,抽出一根递了上去。
“前天?前天?我想想”大爷没有接向南去的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