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耶律南仙的奶奶(2/3)
宜,在大宋能卖的好价钱。
而西夏因为粮食产量很少,主要靠牛羊肉,他的生活用品包括生产资料,很多都需要从大宋购买,特别是粮食,大量的粮食需要从大宋采购,因为人光吃牛羊肉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主食。
在之前的数十年里,这种贸易屡禁不止。
宋仁宗朝的范仲淹主持西夏军务期间,曾经严厉的执行过闭关措施,严防死守,卡死了这条明里暗里的贸易路线。
几乎完全斩断了西夏从大宋获得粮食的途径,使得西夏出现大面积饥荒,成千上万的人饿死。
如果范仲淹能够持续的主持西北防务,可以预见用不了几年西夏就会出现大乱,西夏问题应该是有望得到解决的。
可惜皇帝不给力,把他给撤了,使得他坚持的封锁路线名存实亡,各种贸易又再度恢复,这之后没有再执行如此严厉的闭关措施。
到了赵桓,他从陇右都护府的南边西边完全卡断了西夏与大宋的贸易,并且下了死命令,敢与西夏贸易,不管是谁,不管是军中将士还是百姓,一律就地处决,并且派出若干的巡逻队昼夜不停的巡视边防。
如此严厉的封锁措施,彻底堵死了西夏从大宋获得粮食以及其他必需品的途径,西夏为此发动了几次战争,企图强抢,既然不能花钱就只有抢,可是每一次都折戟沉沙,惨败而归。
大宋边民百姓生活的蒸蒸日上,过着富足的生活,也就犯不着冒着生命危险去跟西夏交易,买青盐赚钱了。
赵桓为了堵死这条路,大幅的减轻盐税,并增加产量。
大宋之所以要从西夏买盐,是因为西夏青盐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便宜,大宋的盐经过层层加码,价格翻上了天,比产地要高出五倍不止。
由于盐业实行官府专营,使得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产业垄断在官府手中,由此导致食盐卖出远远超出实际价值的天价,不仅是老百姓吃不上盐,也助长了各种倒卖私盐的活动,包括从西夏购买盐巴,利用粮食交换。
为了从根上铲除这种交易,赵桓早在金矿源源不断输送到大宋之后,便放宽了对盐的专营,大幅降低了盐税,扩大了盐产量。
并且缩小了朝廷在盐方面的管控,极大的扩展了盐商从事盐业的路子,使得盐巴这生活必需品以极为平易近人的价格进入了千家万户。
如今在大宋,盐业已经完全放开,不再实行专营,市场调节,导致食盐价格直线下降。
百姓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品质非常好的盐,而且市场上供应充足,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