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3/4)
不能用‘人’再来形容他。说起向裴清允求祝语这事。
倒是近来坊间的一个乐子。
去岁年末,礼部尚书家的夫人为已年过二九的女儿定了门亲事,这位尚书府千金倾慕裴清允多年,本是非他不嫁的。
可眼瞅着实在攻不下这座高山,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可终归是有些不甘心,就对其母道:若裴公子开口说让我嫁,我就嫁。
此事有些荒唐。
可耐不住这位尚书府千金胡闹,年过五旬的礼部尚书被夫人逼着,提着厚礼去了定国公府豁出去一张老脸,泣涕涟涟请裴清允能帮他这个忙。
当时谁也没想到裴清允真的会帮。
坊间传言:裴清允不但开口让她嫁,还祝愿她和夫君百年好合,说她夫君人虽内敛却颇有才华。
到这里,裴清允也算是成了人家的一桩姻缘,做了一件善事。
可今年三月春闱放榜,她夫君高中进士,这坊间的传闻就越发厉害了,把人家寒窗苦读数十载的艰辛都归功于裴清允的祝语上。
更有甚者称,裴清允自年少时就入了佛门,如今虽在朝为官,休沐时却常居住在城外普山寺,那是半只脚已踏入佛门之人,没准他那张嘴,开过光。
于是,往日里倾慕他的世家贵女纷纷寻到如意郎君,带着自家未婚夫君去定国公府拜访,只为让裴清允说上几句祝语。
慕知意听闻此事时,不以为意,只觉可笑,如今山河太平,这上京城里的人果真是越发的闲趣了。
想到这里,她又看了眼身旁贵女那冷着张脸的未婚夫婿。
试问,世间哪个男子愿意被未婚妻子拉着去找她倾慕的男子要祝语?这不是拿刀子往人脸上戳吗?好在这人是裴清允。
但凡换个其他人,没准长安街上卖麻袋的铺子早就供不应求,一天用麻袋装他个上百回,让他都没个喘气的空。
在佛堂正殿里又跪了会儿,吸够了香火气,外面天色越发暗了,慕知意站起身往外走,来时还热热闹闹的寺庙。
这会儿已经没多少人了。
适才跟着她来这里的几位年轻郎君倒是好耐性,还等在殿门外,见她走出来,急忙迎上去,装作是偶遇,眉目含笑道:“好巧,在下见过长乐郡主。”
慕知意对这种事早习以为常,略一颔首,抬脚就要走,那位姓陆的郎君慌慌跟上,笑道:“郡主不记得在下了吗?上月十五,会春楼里我与友人作诗,郡主当时还问了在下写的是何处风光。”
慕知意当然不记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