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秋风起,思子归(4/7)
征召他为郎中,因生病在家修养,陈子归举荐他为北海相。”
“北海相?”
汉灵帝吃惊道:“一地郡守怎么能如此轻易授出去,就让他做个县令吧。”
“嗯。”
张让继续道:“第二个是北海人王脩,因在乡里素有才干,陈子归举荐他为高密令。”
“此人没有举孝廉,怎么能出仕就做县令,给个县丞就行。”
“唯,第三人是北海人孙乾.......”
林林总总十余人。
这其中有青州当地的才俊,也有来泰山学宫读书,学有所成,被郑玄举荐为官。
有些人是历史名人,有些人是普通人,历史上并不出名。
但这些人都是经过考校,确实有本事。
陈暮其实很想把王烈推荐上来,即便不做郡守,最少也得当个县令。
因为王烈这个人实在太离谱,像是自带安民buff,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各地风气立即就会变好。
百姓都尊重他的品德,只要有纠纷,就立即去找王烈评理,结果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
可见王烈不管是在品德操守还是在教化百姓这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如果能够让他担任一方主官,那么一郡之地,就不用再担心了。
可惜的是王烈这人与管宁邴原一样,都不愿意出仕为官,只喜欢教授学生,传授知识,所以陈暮也没法勉强。
反倒是一龙当中,被管宁割袍断义的华歆愿意出仕,他也是个顶级人才,自然没有不允。
只是陈暮举荐的时候,这些人最差都是县丞起步,让汉灵帝相当难受。
要知道十多个人就能占十多个官位,少卖那么多钱,汉灵帝得心疼死。所以看在陈暮献上那么多金银珠宝,又平定青州的份上,他只能含泪给官,不过都得降一个级别,不能要什么给什么。
当然。
与陈暮亲近且有功的还是要大加封赏。
比如刘备关羽张飞沮授这些人,关羽和张飞因功累积,一个被封为济南中尉,一个被封为齐国中尉,沮授则被封为济南长史,其他太史慈、典韦等人,也提升为中尉偏将。
中尉这个官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低级军官,在汉朝已经算是中级武将级别,秩比二千石,算是郡国一地的二把手,负责地方治安、纠察等事物。
一个国与一个郡地位相同,一般来说,郡与国之间不论是地方官,还是官员所承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