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9章 92年(6/12)
能完成组装就说明工程技术人员对机床有整体认识。他们开始琢磨下一步是不是可以替代产品中的某一部分,逐步完成国产化。
毕竟能赚钱嘛,谁也不会跟经济效益对抗。
马主任说来感慨万千啊,燥热而激动。他搓搓手,“我跟部委不少同志私下盘算了好久,都觉着‘圣光’还有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这不已经92年了么。今年又有新的任务啊。我们好好规划一下,必然能更进一步。节省的外汇可以用来购买更先进的产品,效益提升能让GDP增速更快。
现在卡就卡在运力上,尤其是空运。”
第2/2页)
相应系列的车厢从莫斯科运回来都不用改装,直接被铁道部乐呵呵的买走了。铁路运力由此轻松增加。
“除了铁路车厢和车头,工程车辆也是国内紧缺的,都被铁道部和交通部买走了。由于数量有限,一般单位想买还不行。”
九十年代,国内基建开始发力,公路铁路里程增长迅速。就是这个时期,日本小松,川崎,三菱的产品疯狂涌入。
‘圣光’能以超低价弄来东欧货,国内几个部委简直乐开花。
“我手头有个表,上头列举了接下来一个月的运输清单。上面有详细的货物种类和起运日程。这些货都有买主了。”
马主任给周青峰看了个小本本,上头密密麻麻写了几十页。每一页上都有货物买主,全都是来头不小。
“我每天至少要接上百个电话,就是为联系安排这些货源。这上头好些优先给了铁道部和交通部,因为他们能在国内给我们安排车皮车辆,大家双赢。”
部委每年都是有建设任务的,能多快好省的把任务完成,大家都有干活的动力。因此‘圣光’从大毛弄到的货在国内压根不愁销路。
“现在找我是想干嘛?”
周青峰看着马主任的小本本,心里暗暗盘算,发现经过自己几个月的折腾,海陆空多种途径给国内输送的车辆设备已经超过一万。
这相当于国内凭空多了两三个重工业机械大厂的产能,还是无需建设,立马起效。这种输血般的供应真不是开玩笑了。
加上‘圣光’还在机床刀具和电子芯片方面敞开式的供应,这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就犹如一剂营养大补。
“我们估计,就因为‘圣光’这一年的贡献,国内节约了大概十五亿美元的外汇。相关各行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全年GDP增速至少能多加百分之零点五。”
9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