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509节 那个男人,他来了。(4/7)
匠营。
陈让递交的册簿,就有匠营的资料。李洛看到,其中光铁匠就有数千人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甲匠,瓷工,弓匠,纸匠,船匠,药师,玉匠,火药匠,木匠,铜匠,漆匠,皮匠等等数十种,种类非常繁多。大到造船建屋,小到造锁造笔,应有尽有。
而且,都是在元廷工部登记录名的良匠!
元廷对匠人管理很严,入主中原后,将所有的金宋官匠和民间巧匠全部列为匠户,开匠籍之先河,限制他们的自由,压榨他们的劳动成果。史书记载,元灭宋,搜括签发匠人十万户!
史书记载元代工匠:“每日绝早入局,夜幕方散。衣食不给,以至卖儿鬻女。”
不但如此,还饱受官吏欺压:“巧立名目,捕风捉影,蚕食匠户。”
倘若舍得给钱,那也就罢了。
然而元廷…并不。
给钱,你们想多了。
就是工匠本人每月支米三斗,成年家属二斗半,孩子一斗半。
再就是半斤盐。
然后…然后就没有了啊,大元给你们每月几斗米,还不谢恩么?
后世说元朝重视工匠的,不是没脑子,就是没心肠。
元朝重视的是工匠的劳动成果,不是工匠本身。工匠在大元眼中是什么?就是奴才,工奴罢了。就如同他们重视牛羊,不是爱牛羊,而是因为牛羊的肉啊。
自此我大元发明了匠户,将匠户严格管控起来,乖乖不得了,中原的技术水平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还用想么?你是工奴,你愿意好好钻研技术,发明创造,为把你当奴才的主子贡献聪明才智?
那不是有病么?有几个人会这么干?
技术不倒退,没有天理。
现在这批良匠归了唐国,那就不一样了。
“君上,完哲都打算灭了黄华后,将几万匠人夺回来。可见,元廷对这批匠人还是很在意的。”陈让笑着说道,“有这批匠人在,我唐就如虎添翼了。”
李洛心情畅快,几万能工巧匠啊,现在全部便宜唐国了。
“这批工匠和黄铜,由你负责运到临安,交给夫人,她会妥善安置的。”李洛把这个任务交给陈让。
陈让早有准备,“君上放心,微臣早就安排里面的特务做了宣传,他们很愿意为我唐效力。”
李洛点点头,沉吟道:“间谍之事,你以后不要再亲自做了。寡人打算改江西行省韶关之北为赣州,任命你为赣州牧,管理江西民政。”
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