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456节 桓公众姬,不如管仲一妻。(6/7)
“好!”李洛击节说道,“那咱们君臣,就仍是袍泽!只不过,上次是征越,下次…就是征元!你们回去好好训练骑兵,但有所需,有求必应!”
“喳!谢君上!”三人一起领命。
李洛哑然失笑,道:“不要说喳,这是蒙古军的规矩。我唐军,乃是言诺。”
“诺!”三人立刻改口,忽然相视大笑。
…………
送走了三个异族将领,李洛就开始视察海东各部。最让他重视的,当然是匠造处的火器和盔甲。尤其是最新开始量产的十斤弹中型火炮。
火器完全是崔秀宁在打理。李洛从来没有管过,事实上他想管也管不了,他连火药的最佳配方都不知道,怎么管?
观看十斤弹火炮的施放后,李洛很是满意。这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已经领先几百年了,绝对是一大利器。唯一不好的就是射速和机动性。三分钟两发的射速,以及上千斤的重量,让它克制骑兵的作用有限。
十斤弹炮其实算重型火炮了。按照崔秀宁编写的《操炮规范》,人员配置需要三个炮兵组,其中一个操炮组,一个弹药组,一个骡马机动组。
每组五人,而且各组人员都可相互替补置换。也就是说,一门十斤弹炮,需要十五人的编制。
十斤弹炮刚刚开始量产,而三斤弹小炮和六斤弹轻炮,却早就开始量产。数量最多的三斤弹小炮,已经产出了三百多门。
三斤弹小炮不到百斤,机动性很好,威力也不差,有效射程将近一里,超过床弩和石炮。按照《操炮规范》,三斤弹小炮需要两个炮兵组,其中一个操炮组,一个弹药组。每个炮兵组两人。
一门三斤弹小炮,需要四个炮兵负责机动、发射、维护。
六斤弹轻炮虽然带个轻字,却重达三四百斤,虽然威力更大,射程也超过一里,但机动性大幅下降。如今,六斤弹炮已经量产出一百多门。
一门六斤弹炮的人员配置,达到了九人。
水力锻锤推广使用后,洛宁铳经过一年多的量产,如今已经造出了六千多支。
此时的洛宁铳,比起一年前已经多了两尺长的枪刺,是套在枪管上的。平时取下来,作为火铳兵的佩刀,一旦使用,就套在枪管上,作为枪矛。
唐军目前已经编制了四个火器旅。每个火器旅满编五千多人,配备火铳三千只,三斤弹小炮两百门,六斤弹轻炮一百门,十斤弹炮二十门。
但因为火器数量不够,每个火器旅的军械都不齐全,最多半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