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390节 李洛称公…全军大演(5/8)
妇儿,咱合计合计哪些人该封爵位,待遇怎么定。”
“还有人数要控制,我的设定是,就算咱坐了天下,最终六级爵位的获封人数,加起来也不能超过一百二十人。现在,最多只能封三十多个。”李洛补充道。
崔秀宁问:“朱元璋封了多少个爵位?我们可以参考下。”
李洛露出古怪的神色,“明朝没有子爵男爵,更没有轻车都尉,全部是公侯伯高等爵位。朱元璋共封了六十五个公侯伯,被他…弄死了五十八个,其中绝大多数还是灭族。”
崔秀宁有点发呆,缓缓摇头道:“太狠太毒了,这样的人…没人性。你,千万不要学他。”
李洛道:“朱元璋主要是坏了规矩,给明朝武将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
两人嘀嘀咕咕写写画画很久,终于定了下来。
三天后的八月十八,在经过再一次推辞后,李洛终于接受群臣的劝进,进位唐国公。
同日,李洛携崔秀宁,以及世子李征,去太上道宫祭祀。同时宣读册封爵位的令旨。
封军师府太尉文天祥,为开国一等男,正四品,年俸一千两,授永业田六百亩。
封上卿林必举、龚侃、崔牧、顾铠四个文官为开国二等男,从四品,年俸八百两,永业田五百亩。
封都烈、乌图、江钧、郑和、杨青雀、陈淑贞、杨序、虎古、光夏、朱颔、萧北、张敛、刘拓、武岩、罗昱十六人为二等男,同样年俸八百两,永业田五百亩。
封韩韶、申花生、瞿世、宗昼、李雍、李扬、李织、颜隼、刘大刀、颜仝、石珊瑚十一人为开国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为从五品,年俸五百两,永业田三百亩。
封爵位者共三十二人。
并且规定,唐国爵位,分世袭降等和世袭罔替两种。凡是带开国两字,一律世袭罔替。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海东时期的这批班底,死心塌地的效力。倘若只是开国爵位世袭罔替,而且不滥封,就不会给国家造成多少负担。
就拿明朝来说,开国爵位世袭罔替,然而由于封爵难得,并没有支出太多财赋。明朝宗室世袭罔替,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最早跟随李洛创业的人,有爵位的一定要世袭罔替。而他自己的子孙,却要降等袭爵。
封爵令一下,所有得到爵位的人,除了文天祥无所谓之外,都是又惊又喜。而没有获封爵位的人,也觉得封的的确公平,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虽然最高的爵位只是男爵,都是低级爵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