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秘而不宣(2/3)
飞虎军是个很好的兵源补充。
……..
陈默走后,良臣在郑铎等人的陪伴下去了在建的镇守衙门看了看,工程是六天前动工的,目前仍在打地基及运输各种建筑器材。
得益于去年进行的海事特区道路平整计划,特区如今对外的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砖(板)化,石子和沙子等建筑所需材料更是储存了若干。另外,还新建了三座窑厂,日产砖三万余块,木料等或采伐,或购买,短期之内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对于水泥技术的不了解,良臣倒没有一拍脑袋就让工匠去实验,只以现有的建筑条件规划特区的一切。
第2/2页)
为此,共投资拨付了九万余两,加上“收买”吴淞水营上下的开销,从山东矿监陈增那里弄来的几船钱财基本告罄。
现在开销的钱主要来源于镇江敲诈所得及扬州借款所得,年关时为了发放军民过年福利,支了三万余两,现下余款不计从舟山抢来的货物款项,账目上只有十四余万两。
可以说日费斗金。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特区已有商人入驻,并且第一批发往琉球的船队已经启航,如果能够顺利交易,扣除商人利润所得,特区能够进项四万余。
船队是元宵节那天启程的,大小海船十七艘,其中武装护航的是一条三桅炮船加两条福船,三条铜绞舫,官兵六百余。
这也是特区方面第一次进行海贸,以往江南商人的货船都是直接开往闽浙和当地的大海商交易,现在则是直接前往琉球,将闽浙海商这个中间商去除,这对于长江两岸的商人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良臣没有亲自去送船队,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他想低调,不致引人注目。
沈一贯那边的联络一直没有断,四明相公已经向皇帝上了密揭,提议由他魏良臣主持东南拓海,这一点已经由先前来吴淞宣旨的内侍委婉表达。
万历并没有将东南拓海这桩大事拟成圣旨,更没有宣谕内阁六部,甚至南都这边的守备重臣都不知道。
对此,良臣表示理解。
相对于万历如此大的放权,秘而不宣才是正确的。
闽浙方面,沈一贯的出面一定能够压制住那些既得利益者,况如果事情成功,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也是好处多多。
谁都想多赚,谁都不想别人分他的利润,那么把盘子做的更大一些,就符合各方各面的利益。
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一次由四明相公和江南镇守太监发起的东南拓海行为,实际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