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北美的优势产业和主要的任务。(2/23)
不过截止到天工二十八年底的时候,美洲的总耕地面积仍然大幅度低于大明本土。
大明本土毕竟是持续开发了三千年的地方,又最先完成了工业化,人口也是全世界最密集的地方。
现在本土能种田的地方都已经开发完成了,目前的在使用的耕地面积,已经逼近朱简烜前世的耕地红线十八亿亩了。
而北美大陆的开发时间终究还是太过短暂,总的人口也只有本土的十分之一。
目前北美的耕地总面积刚刚超过十亿亩。
不过大明本土的耕地规模也基本到顶了。
东北地区虽然还有新的耕地被陆续开垦出来,但是东南和西南地区却开始抛荒了。
因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推进,较为平整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不断攀高,农业的商业化的程度同样不断升高。
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南洋、澳洲、美洲、霖洲、非洲生产的各种食物,都开始涌入大明本土。
因为随着货船的规模越来越大,远洋运输费用不断地降低。
世界基本统一,船只本身的安全性不断升高,远洋运输的风险也不断降低。
从美洲运送粮食回大明本土,已经是能够赚钱的生意了。
大明本土的粮食和食物价格不断下跌。
这其实已经是谷贱伤农的情况了,但朱简烜指挥的大明朝廷并没有强行阻止。
因为农业生产早就不再是底层百姓的唯一出路了。
他们可以去工厂做工,偏远地区没有工厂的话,也可以去外地大城市闯荡。
大明本土的东南和西南地区,本来有大量的梯田。
都是过去两百多年间,在本土人口过度膨胀的状态下,为了求生而强行开垦出来的。
这种地方其实本来就不适合种田,现在大部分也仍然只能依靠人力耕种,不适合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的生产方式。
继续以传统人力的方式耕种这些土地,收益率相比机械化农场而言越来越难看。
农民的收入相比进厂当工人而言也越来越弱势。
在这样的总体环境的影响下,这种边沿的次级耕地正在陆续进入荒废状态。
不过大明本土的百姓大多是比较勤奋的,就算是没有精力耕种自己的土地了,通常也会种上各种树木。
所以很多偏远地方开始自发的退耕还林了。
现在这个世界的大明本土耕地面积,应该不会超过前世的本土耕地总面积了。
而美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