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草原演习(3/4)
有机会拦截所有的使团了。
李策凌思来想去,只能安排专门的使者,在冬天冒着风雪出发,去给下属的部落送信。
声称自己才是他们所有部落的领主,那个所谓的西域总督和西域布政使两人,都没有权力直接命令和管理这些部落。
李策凌要求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原有的城市和草场,不得去参加杨遇春和阮元召开的会议。
李策凌仍然希望等到大明主动进攻,顺国被动防御的局势,让顺国稍微占据一点大义名分,方便实施坚壁清野的坚守策略。
所以李策凌仍然没有公开反抗大明,还是在原有框架内找理由。
但李策凌讲的这些逻辑,也确实符合草原上的典型的具有分封特性的政治生态。
一个部落的普通部众,直接从属于所在部落的首领,大汗不能越过首领管理其他首领的部众。
大汗一定要做的话,那就会与下属部落发生矛盾,乃至形成武装冲突。
李策凌的信在天工十九年春天之前,陆续送到了西域和中亚的各个部落首领的手中。
看完了李策凌的信之后,有一部分本来准备去哈密的首领发生了动摇,最终有一部分决定不去了。
当然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部落的使团在夏季到来之后陆续赶到了哈密。
然后也开始不断地承受来自工业的震撼了。
虽然早就有商人的报告,大明在哈密附近大规模建设和屯兵,已经把哈密打造成了一座巨大的城市。
但没有亲眼见过的使者们,在来哈密之前都无法想象工业城市的景象和规模。
杨遇春和阮元二人,在比较重要的部落使臣抵达的时候,都会专门亲自接见一下,稍微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
然后开始数落和斥责力测量的不忠之举,将其打为闯贼流寇。
同时也表明朝廷的态度,以后顺国不能再管理西域和中亚了,必须由朝廷直接统辖。
当地原有的部落首领们,只要不助纣为虐,专心协助闯贼流寇,都可以保留绝大部分权力和地位。
前来参加会议的部落代表们,确认了自己猜测中的事情,基本都能够接受现实。
大明朝廷和顺国闹归闹,不动他们自己的利益就行。
就这样,时间慢慢来到了天工十九年七月二日,也就是立秋节气到来的这天。
杨遇春和阮元一起,在城外的荒野召集了所有的部落代表们,让驻军举行了一场简单的阅兵活动。
本来这些部落的护送军团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