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天朝皇帝的宣称(2/26)
和机会去夺西班牙的王位。
等拿破仑夺西班牙王位的时候,大明同时出兵占领西班牙的殖民地,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需要考虑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宣战,大明到底算是哪一方的?
在法国和西班牙闹翻的时候进攻西班牙,事实上站在了法国一边,算上葡萄牙那次就是第二次了。
大明这种事实上的利益参与,会不会让欧洲其他国家吓得不敢再组织反法同盟?
如果欧洲国家最终接受了拿破仑的存在,让拿破仑组建了新时代的罗马帝国,将欧洲大部分整合在一起。
那对大明而言也绝对不是好事。
这样反过来看的话,大明似乎应该稍微给反法同盟打打气了。
主动收拾跟法国站一起的西班牙?
顺着这样的思路考虑,如果大明放任欧洲局势不管不问,那拿破仑战争中的欧洲救世主,海上是英国,陆地上是俄国。
让英国和俄国势力膨胀同样不是好事啊。
这个荣誉最好还是大明来扛吧。
关键是,现在大明对西班牙,已经有了现成的宣战借口。
在神洲天朝的政治体系中,天朝主动邀请一个海外番邦成为大明的藩属,对方如果拒绝的话,那天朝就可以出兵征讨。
只要经过这样一问一答,就能完成战争宣称构建了。
宣称作用主要作用其实是对内的,是一种动员生产和作战力量的宣传口径。
让臣子和百姓以及士兵知道为什么打仗。
我们为什么要获得某个地方,我们有没有资格获得某个地方。
对于欧洲人而言,这件事情比较麻烦,中世纪就是要去查血统,你有某个国王的血统,有资格拥有某个地方。
近代美国人宣称自己拥有统治美洲的昭昭天命,也用了很长时间去宣传和构建。
但对于天朝皇帝而言,这件事情比较简单。
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逻辑。
虽然这句话本来是用来抱怨,说大家都是王的臣子,你不能偏让我一个人劳作,不能偏宠信其他臣子。
说天下都是王的土地,你不能光把好东西都给一个地方,你要一碗水端平啊。
但这也正好说明,天下都属于王,已经是共识了。
到了西汉,又形成了更加具象化的另一种说辞,“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东汉又有“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