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北方农业公司和北方工业公司(4/26)
的。
哪怕清朝并没有在这些地方设置流官。
历史上的大清朝,派兵去这些地方打仗的时候,基本都是要自带干粮的。
当地统治者基本供应不了什么东西,还等着皇帝的赏赐。
历史上的清朝,是用江南的充沛赋税,强行维持着对这些地方的统治。
清朝的统治集团是八旗,与江南的士绅集团是相互独立的,八旗可以通过武力压制江南,强行实现这种财政补贴。
即便如此,到了清朝后期,八旗朝廷内部,也不太支持搞这种补贴了。
在原有的历史上,外东北、外西北的很多地方,实际上已经被清廷自己放弃,被俄国事实上占领了。
后来的条约其实是让清廷正式承认这些地方归俄国所有。
俄国倒是能够在这些地方获得利润,俄国有持续开拓和控制这些地方的动力。
在工业时代以前,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毛皮贸易收入,曾经占到沙俄总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以上。
这对于沙俄而言是一笔很难放弃的收益。
这个世界的清国没有江南,也搞起了毛皮贸易,才有动力爬到北美。
但是毛皮贸易的收益,对于大明而言就是九牛一毛了,根本就不足以弥平直辖的成本。
历史上的大明朝中后期,统治集团就是中原和江南的士绅集团,他们本来就不可能允许朝廷补贴草原。
但是如果不控制这些地方,他们穷疯了的情况下,又会用自己的烂命南下抢钱。
这属于长远未来的风险,很难被当时的士绅集团理解。
就算是现在的大明朝也很难办。
江南的大明工商群体,虽然整天喊的是北伐中原,喊着要收复故土旧都。
他们的目的也就是他们说出来的这些。
就是南直隶、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几个地方,最多再加上辽东地区。
至于草原和漠北,以及辽东以北的山林沼泽,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也不会出钱支持征服这些地方。
不过,他们毕竟是工商业群体了,不再是纯粹耕读传家的士绅集团了。
当地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也会支持去占领。
比如说某地发现了矿藏。
虽然他们的态度与朱简烜的关系不大。
吴国目前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状态,基本不受民间工商业群体的影响。
以自己在吴国的权威,也可以强行要求吴国军队服从自己的命令,无条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