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顺天府城下(2/17)
,直接掀翻了大沽口炮台上的火炮。
同时炮击码头驻军所在的军营,驻军在慌乱中乱糟糟的跑出来,就迎上了北伐军的枪口。
在舰载火炮的掩护下,吴国主力师迅速上岸摧毁了码头上清军营地。
接下来的行动流程也跟在济州岛的登陆战一样了。
主力第五师首先上岸,首先控制了码头和炮台,后续登陆的更多陆军,就直接开始深入内陆了。
第四师上岸后就直接冲向天津府城,专门负责击溃天津城附近驻防的两万多清军。
第三师上岸后绕过天津,直接去攻占武清、东安等顺天府和天津府的各个县城,以及附近比较重要的村镇据点。
最后两个主力师和四个仆从师,依次上岸后分批前往顺天府城,控制顺天府城周围的出入要道。
吴国运输船队放下所有士兵,卸载所有的补给和货物后,返回吴国转运补给品。
大明吴国北伐军大规模上岸,分头分成次的迅速前进和进攻。
接触到北伐军的清军将领和官员,来不及观察其他地方的情况,都是首先将自己的发现送进紫禁城。
天津地区距离京师太近了,随时都可以报告前方的情况,军报可以很快送到紫禁城。
乾隆看着周边送来的密集军报,就感觉整个局势已经急转直下了。
乾隆收到天津港口也就是大沽口遇袭消息的当天晚上,就直接收到了大沽口驻军溃败,码头和营地失陷的消息。
第二天早上马上又有了新的噩耗,天津府的驻军与明军交火,损失惨重。
第二天下午,明军占领天津府城。
同样是第二天下午,明军占领武清县、东安县。
第三天早上,明军出现在通州城下,当天下午占领通州县城。
同样是第三天下午,大批明军抵达京师城下。
第四天上午,明军与京师周边驻军在南苑和圆明园两地同时交火,总计超过三万八旗主力部队被当场击溃。
第四天下午,南明军队占领南苑、圆明园、颐和园等主要皇家园林。
大明北伐军攻占天津、武清等地的时候,实际的战斗持续时间比消息送达的时间间隔要大一些。
第2/2页)
因为北伐军其实是分兵作战的,距离顺天府越近消息送的越快。
第一条消息跑了一整天才能送到紫禁城,最后一条消息只用了一个小时就送到了乾隆面前。
所以时间越往后,消息就显得越密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