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63章 拿出一个都能改写二战的历史(4/14)
卫宁在老黄的带领下,走进了罗家店。日军之前把这村子烧了个底朝天,
可游击队员们又重新回来了,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土屋,把罗家店变成了方圆十几里内的物资中转站和小医院。
卫宁往一座土屋里瞅了一眼,见屋里的火炉烧得正旺,木炭红彤彤的,屋里挺暖和,
伤员们正躺在床上,有了足够的药,伤口也在慢慢好转。
屋子外面,护士们支着一口口大铁锅,底下烧着干柴,锅里烧着开水,把被单和绷带扔进去煮,消毒。
卫宁问:“这是你们弄的野战医院?”
老黄连连点头:“对,军部成立后,各游击队也有了主心骨,罗家店野战医院也是刚建的,专门给这附近的游击区提供战场急救。”
说着,老黄挺感激地说:“卫同志,你们带来的青霉素可帮了大忙了,一部分青霉素分到了罗家店,救了不少战士。
以前啊,咱们在战场上受伤的战士,很容易伤口感染,一旦感染,基本上就废了,轻的截肢,重的牺牲。
但现在有了这些抗生素,只要鬼子的子弹没打中要害,及时救援,很快就能好。”
卫宁扫了一眼营房:“里面的伤病情况咋样?医护人手够不够用?”
老黄摇了摇头:“缺得很,我们自己动手砍了树,裹上被单做了些担架,这才勉强够用,这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卫宁点了点头:“嗯,你们跟上海那边有联系方法吧?”
老黄:“有的,我们有三条道能进上海公共租界。其中一条你应该清楚,就是靠张成武同志在巡捕房弄来的法租界专用运输批条,那些青霉素就是这么运出来的,日军根本不会查。卫同志,你们是不是得用我们的道儿?”
“可能会用上,”卫宁点了点头,又问道:“对了,老黄,你对这附近的铁路熟不熟?”
老黄点了点头:“卫同志,你说的是京沪铁路吧。嗯,我们有两支游击队前阵子扒过鬼子的铁轨,想断了他们的运输线,可鬼子一天功夫就把铁路给修好了,还在火车上加了守卫部队,防着咱们骚扰。”
卫宁:“铁路离这儿近不近?”
老黄:“往东走十几公里就到了。”
(1938年的京沪铁路,那个“京”指的是南京,不是北京,是从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
卫宁:“挺好。”
老黄:“卫同志,你是打算对铁路动手?”
卫宁笑了笑:“怎么着,有兴趣跟我一块儿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