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君子一时之穷(6/17)
继而,张虞挑了挑眉,笑道:“此番为君鼓噪,不知兄嫂乐否?”
“甚乐!”
孙资长叹了口气,说道:“我幼小失亲,被兄嫂抚养成人。兄嫂挨寒受冻,所愿无非望我成才。我苦读二十余载,深恨自己无能,迟迟难以出仕。今岁若非长文公厚爱,资安能入太学就读?”
张虞让张茂山去孙资家乡,让孙资的兄嫂在乡人面前风光了一会,实打实涨了兄嫂二人的面子。
兄嫂高兴之余,自当写信询问孙资。而孙资为了不让兄嫂难过,唯有承下张虞的人情。
当然,孙资也愿承张虞的人情!
兄嫂望他成龙,而他却入仕无门,无法回报兄嫂养育、培养之恩。今张虞帮他在乡人面前风光,变向了却他多年以来的心愿。
孙资拱了拱手,说道:“济安之恩,资铭记在心。今后如有机会,我当报之!”
张虞压下孙资的双手,说道:“我之所以助彦龙,非为求君今后报恩,实因我与彦龙相见如故,为全同学之谊,故如此为之。”
《唐书·列传八》:孙资字彦龙,幼而岐嶷,三岁丧二亲,长于兄嫂。博览传记,文学斐然,王宏一见而奇之,令资学于大麓。会太祖学于宏,广交雁代俊杰。二人互见,便如旧识,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江左遗册》:神武帝为成大业,以爪牙喻人。初资学于大麓,有才学,非凡士。神武帝为得其心,令人隐至资乡,为其鼓噪名望,资遂感神武帝恩。第2/2页)
很难想象谦和与野性竟能同时出现在一人身上,这让王霁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郎君这番话,倒是让人有些害怕!”红娘怯生生道。
张虞笑了笑,说道:“若你为六子,我这般为你出头,不知有何感觉?”
红娘沉吟少许,说道:“我会觉得安心,且还有一种让歹人自作自受的快意!”
“那红娘为何畏惧呢?”张虞冲着红娘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说道。
红娘脸颊微红,说道:“郎君说的有理!”
“不知千金畏否?”张虞问道。
“为何畏惧?只准歹人污蔑,不准我行威胁,天下安有此理?”
王霁轻摇团扇,笑道:“郎君手段凌厉,今后绝非凡下之辈。”
王霁作为世家女,且还是生活在边疆的女子,绝非中原那般羸弱的女子,喜欢诗词歌赋,并对弓马骑射充满偏见。
能文能武,并拥有远大抱负的男儿,更能赢得她的欣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