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举手之劳(2/3)
这年头的科举移民是经常现象,京城考举人的中举率比江南可是高多了,为了防止科举移民太过夸张,朝廷也给出法律,要求考生需要在京城留居学习几年时间方能在顺天乡试,不过对于郑汝矿这样的有钱人,去京城待上几年也没什么困难。
贿赂县试考中秀才算得了什么历史上再过两年这郑汝矿还要闹出大事。
“如此,谢过学台大人。”王文龙也颇为满意,这陈指南挺会做人。
郑汝矿跑到北京去参加考试,这家伙跟考场吏员串通,在糊名阶段让吏员选取佳卷,把人家考卷上的名字给割了,再把他的姓名换上去。
听陈指南越说越愤慨,王文龙心里一笑,他已确定这郑汝矿就是他所记得的那人了。
三人饱餐一顿,酒也有些上头,陈指南向陈子贞告退。
第二天,陈子贞便按时来到茶楼瓦子,被王文龙请上二楼雅座,坐下之后,王文龙才对陈指南将薛素素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笑着说道“这冯从愆总有个功名在身,如此薛素素一世也逃不脱,只能下个狠手,将他的功名给夺了。上下打点,我愿出三百两银子。”
他之所以开出三百两银子,是考虑到这事情做起来还有一定风险,二百两够买一个监生功名,出三百两夺掉一个秀才的头巾也是公道价格。
郑汝矿后来真的因此高中,后来出纰漏的主要原因还是吏员给郑汝矿换的卷子太好了,郑汝矿直接考中了乡试前三甲,书商来找郑汝矿求卷子好出程文墨卷,郑汝矿支支吾吾一下便露了馅。
在科举考试中抓到的作弊多了,但大多都是夹带小抄,厉害的也不过是找人顶替代考,直接把人卷子偷掉这么恶劣的行为,在整个大明历史上都少见。
陈指南显然对郑汝矿印象极差,此后不再提及此人,三人又把话题转向考据学。
“郑汝矿割卷案”之所以能够为人所知,除了这事情奇葩之外,还得仰赖东林党推上去的刑部尚书沈应文。
王文龙求陈子贞办事自然要送礼。
陈子贞住在督学察院里,眼看要举行科试,督学察院中人员嘈杂,王文龙不方便把礼物送到督学察院来,他得找个由头把陈子贞叫出去,才方便送东西。
这事情历史上消耗了东林党不少资源才平息下去,而且还出了大丑。东林党天天指责三党徇私枉法,自己捧出来的刑部尚书在全京城关注的事件上却公然庇护同乡。
而且这考场的小吏着实也
有本事,就收卷子糊名的那一点时间,他能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