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绝望的董其昌(2/3)
是个非常老练的政客。
他过去处理政事从来都是游刃有余,既维持着名士作派,也在政坛上混得风生水起,直到甲骨文的出现才把他的生活搅得一团乱。
历史上董其昌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没当几年翰林就成为朱常洛的讲官,要知道当时还没有爆发争国本事件,朱常洛作为皇长子基本上就被认为是铁定的太子,董其昌这么一个新科进士,没几年就成为太子的讲官,升迁速度堪称是坐上火箭。
而董其昌担任讲官不久就告病回到松江,利用京官和书画家的双重身份,在当地塑造名是人设,日子混的相当不错。
而且他并没有完全远离朝堂,之后几度再复出,先后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最后居然做到了河南参政。
要知道河南参政可是从三品的官职,一般的进士从翰林开始想要跳到这种级别,一切顺风顺水也要花费好几年时间。
而董其昌却是大半时间都在家养病,用业余时间就一步步升官。
而他的河南参政也只当了一年,他就再次以养病为由回家,这也就是王文龙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
而董其昌这一次辞职也并不是无的放矢,他辞职之后正好躲过了“争国本”“妖书案”“伪楚王案”这一段万历年间党争最激烈的时代。
如果还不相信董其昌是个政治天才,那可以再看看原历史上他之后的操作万历皇帝死后董其昌教过的朱常洛即位,董其昌马上再次出山,成为太常少卿、国子司业。接着在天启年间一路升到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再次辞官退隐。这就已经是尚书级别的高官了。
到崇祯五年他再次出世,直接执掌詹士府,等到党争再起,他马上又辞官。
此君在历史上一辈子在家闲居的时间比当官的时间多,艺术成就比政治成就大,但是却能够当到正二品的南京礼部尚书、有实权的太子詹事,甚至还混到了一个谥号“文敏”,且成为明代艺术成就最高的几人之一。
董其昌一生既能结交东林党,又与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绝对是一个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到出神入化的神人。
但这一切都是原本历史之中的董其昌,而在这个时空,董其昌碰见了甲骨文。
作为金石学家、大书法家,董其昌对于甲骨的喜爱出于真心,他也真的是为甲骨的保护倾尽全力,为此不但破费家财,而且动用了自己政治上的所有人脉和关系。
本来不好去求的人求
过了,该明哲保身的地方也留不下面子了,搞到现在,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