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甲骨消息(3/4)
董其昌真会这么做。
此时文人对于古文字的研究有着天然的热情,因为这是替往圣继绝学的一部分。
而董其昌和陈继儒等人已经开始研究甲骨文字内容,只从其中可以辨出的一两百字就已经查到了和史记相佐证的商代君王帝号,加上殷墟的地点,基本上可以证明这就是殷商国都的遗址。
殷墟的地志史有明载,自从盘庚迁都之后经历了周朝灭商、武庚叛乱,这地方的晚期历史就是周朝崛起的时代。
儒家首推的圣人是尧舜禹、周文王、周公,第二流的才是孔孟等人,所有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地方很可能直接挖出记载周文王和周公历史事迹的文献
这跟在土里面刨出一个活神仙也没什么区别了,天下儒者谁敢不尊崇
众人读到董其昌寄回来的书信时言语都已经激动的发抖,更别说就在当场的董其昌,就是抛家舍业将全部身家投入挖掘工作想必也会毫无怨言。
董其昌等人的金石学水平也真不是盖的,他们甚至已经研究出殷墟甲骨这东西大概是商王朝占卜所用,正好对于古代龟卜的记载。
管志道读完信说道“在座可有精通易学的不若一起去往漳德府”
既然是占卜所用的甲骨,这时人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要找易学精通的学者前去。
应者还颇多,几个今天刚刚听闻此消息的士子已经动心。
一旁的文学家席梦仙却是开口说道“若是商朝之事,当时易经也还未出,学易之人面对上这些甲骨也已经是后学晚辈了。”
凌蒙初却摇头说道“既然有卜辞定然有占卜之法,说不定在易经之外别有一套学问。”
凌蒙初在后世以拍案惊奇闻名,许多人只以为他是个作家,却不知道他也是官宦世家出身。
凌蒙初的祖父当到南京刑部员外郎,父亲当到大名府通判,而且还是著名的刻书家刻书家三个字在此时基本就是有钱人的代表。
徐学聚利用衙门书坊为自己印书,而刻书家则是为了爱好自己在家中开书坊,不为挣钱,就是喜欢,要知道在王文龙发明蜡版印刷之前,这年代一套雕版就得三四百两银子,拿这玩意儿当爱好,得有钱到什么程度
凌蒙初在这样的家庭熏陶长大,写实在也只是他业余爱好之一罢了,他对于历史杂学的研究也相当深入。
这年代虽然大家都学四书五经,但是若非藏书之家出身,对于历史的研究也少有如此清楚的,听了凌蒙初的话,有人觉得有理“是了,先周时也有算卦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