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资本萌芽(2/3)
邓志谟都为此事感到高兴,唯独王文龙感觉有些不是滋味。
王文龙真不是想帮张航这个大地主的忙,只是张航手下的土地横跨两个村子,如果不帮张航减少税收,他手下那两个村子土地上的农民全都没有办法种红薯,明年碰到饥荒真要饿死人。
而悲哀的是,他这一把虽然搬到农民,但真正最大受益者却是张家,经过明年的灾荒,只怕广种红薯的张家又能够收购更多破产者的土地,福清县的土地兼并情况肯定更加严重。
在马车上,王文龙一直看着窗外默默不语,他想到了王朝周期率,土地兼并到了此时已经不可能改变,除非改天换地。
想要改天换地,起码要有一个新的阶级崛起,要不然不过也就是明清易变这种一群地主推翻另一群地主的封建王朝循环而已。
他想到了马哲,想到了自己在政治哲学课上学的那些东西。知道改变大明的周期率,只有依靠工业革命。
大明可能自己诞生一个工业革命吗说实话,即使有自己这么一个穿越者,王文龙也没底。
中国本土诞生的最类似于资本主义是大生产方式的东西是清末自贡的盐井。
自贡原本也只是天下产盐地中一个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而已,所产出的井盐比起两淮海盐并没有多大成本优势。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起义,两淮盐场全部被太平天国控制,整个清朝都在缺盐,于是部分放开了民间食盐流通,在大清庞大市场的刺激下,自贡自发形成了一套资本主义投资生产模式。
百姓通过自贡本地商会间类似银行的机构借款用于工业大生产,革新技术。
于是渐渐出现了类似于董事会制、采盐技术研发机构、风险投资、对赌协议、股权市场、期货等等东西。
活跃的市场使得自贡盐业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单位成本越来越低。
到后期自贡盐井能打到上千米深,卤水通过复杂的竹管系统跨过几座山运输下来,到天然气火井中烧煮,还有配套地层注水溶盐技术、天然气开采技术在本土科技加持下居然把自贡井盐的成本打到可以和天然晒出来的海盐相抗衡的程度,完全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资本主义初期的样子,而且还是在中国的内陆自发产生的。
但也正是知道这个少见的本土资本主义经济范例的发生背景才让王文龙越发感觉没底。
自贡盐井的开采历史已经上千年,却直到清朝末年才出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的苗头。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清王朝不是如此虚弱,自贡盐井根本就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