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大师啊(3/4)
也融入到了萨满的传统里。这些人虽然把萨满的文化搞的不伦不类,但却又迎合了现代人的一些喜好,从而吸引了大批的信众。在这个过程中,文彩元的信众便流失了很多,于是,被逼无奈之下,她和她的团队也开始引入道藏的符号,并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逼格。
之前,她名片上露怯的那一句话,就是这么得来的。至于她说的那个什么护坛尊行,其实也是从道藏文化中衍生出来的,只不过,她与她的团队本身文化层次就不是很高,对中国文化更是所知寥寥,引用了《聊斋志异》中的一句话,竟然还弄出错来。
幸亏那张名片才弄出来不久,分发出去没有几张,否则的话,她的信众估计会散去一大片。
正是因为如此,文彩元和她的团队才意识到,要想在她们自己的“道行”中加入道藏的符号,仅仅靠她们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得找到精通中国文化的大能加入。
但是,这样的人可不是那么好找的。并不是说如今的韩国没有研究汉学的人,而是真正精通汉学的人,一般都不是普通人,人家不一定看得上她们。其次,就算是有人看得上她们,她们也不知道谁才是真正可信的人,毕竟她们这个行当非常特殊,如果聘用的人嘴巴不严实,出去胡说乱说,最后就会把她们搞的非常被动。
由此,文彩元之前的一些做法就能说的通了——她之所以对安如松印象深刻,可不仅仅是因为这小伙子长得帅,而是因为他显然对汉学有研究,否则的话,也不会认识那么生僻的汉字。
其次,他恰好救了文彩元一命,两人之间有了羁绊,所以,对文彩元以及她的团队来说,还能找到比安如松更适合出任“汉学顾问”的人吗?
瑞草区内谷洞,一处较为隐秘的私家中式料理店内,安如松与文彩元在一张四四方方的小矮桌前相对而坐。
穿着中式旗袍的女侍应生,陆陆续续的为两人送上精致的六样菜,还有一大盆蒸米饭。文彩元还专门给安如松要了一瓶酒,不是清酒,而是55度的古井贡。
文彩元身上的伤还没有痊愈,自然是不能喝酒的,安如松倒是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了一小杯。
“来,如松哥,你尝尝这个菜,”文彩元显然是个吃货,看着端上桌来的几个菜,她的眼睛里都在冒着光,而且,她还是这家中式料理店的常客,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似的。
她拿着筷子朝一盘豆腐指了指,用蹩脚的中文说道:“这是‘麻浦豆腐’,虽然有些辣,但是非常好吃,我非常喜欢。”
安如松刚刚拿起筷子,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