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口气解锁更多建筑!(2/3)
枪最低,火炮最高。
当然子弹也是需要电能。
而且一座军用工厂的生产线也是有限制的,只有五条生产线。
意味着,如果想要扩大产能,陆裕华必须想办法增加工厂数量。
那种一秒就完成生产的,根本没有。
这让陆裕华火速暴兵的想法破灭了。
“不用猜了,肯定是吸收了钢铁雄心的生产要求。”陆裕华立刻就明白,这是吸收了钢铁雄心的核心精髓。
军民工厂的数量多少,决定你的武器生产速度与储备。
好在他放出去的话是两天后。
时间还算充裕,更重要的是,先前生产的武器装备已经完成生产,只要让人运过来就行。
至于数量远远达不到别人的要求?
这不是问题,只要再给他两天时间就够了。
而且那些人看到第一批武器之后,就不会怀疑他能不能拿出来这么多武器装备。
第2/2页)
现在唯一头疼的就是钱够不够。
一百根大黄鱼看似很多,实际上并不多。
按照这个时候的黄金比率。(只以基地车所在地为参考,不以国际金价,否则黄金价值太低。)
一两黄金差不多相当于2100块法币。
此兑换比率是参考1940年12月黄金的市价为每两2400元(法币)。
而1935年规定一块法币等于一块大洋。
也就是说名义上一两黄金等于两千块大洋。
实际使用,当然不能这么算。
因为战争爆发已经三年,物价飙升,已经不能按照战前的物价来算。
按照1942年的法币与大洋的兑换比率,那时候是一块大洋等于四点五块法币。
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块大洋等于三块法币。
也就是说一两黄金等于七百块大洋。
一根大黄鱼是十两重,等于七千块大洋。
一百根就是七十万大洋。
要知道这可只是三成定金啊。
还有七成尾款呢。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军火交易至少能赚好几百万大洋。
原本陆裕华还在苦恼,怎样才能凑齐一个团的士兵。
现在看来,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想到这,陆裕华的嘴角微微上扬。
当然,挣得多,花的也多。
就这么一会十几万大洋没了。
这还没算上武器装备的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