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叛经离道(2/3)
身为太史令,本职工作只是整理编纂史书和天文历法,像这种田间之事,并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何况他终究只是流落东郡,不曾受任地方官职,给曹操献策,也只能以亲侄,而不能以官职。
否则种平一个朝官,侍任于同僚之下,于礼于律都是不相宜的,不过平白遭些攻讦,弄不好也会带累到曹操身上。
这也是为何曹操一心想将种平收入帐中的原因,毕竟在曹操看来,种平这等才干,仅为太史令实在屈才。
若是种平身为他帐下谋士,像修水利,御敌寇之事,便尽可由其施展,到时内修其政,外驭其兵,整肃不臣,则寰宇可清,天下可定。
他亦可为兴汉之臣。
种平想着荀彧不仅要处理公务,还得忍受戏志才的摧残,越想越是愧疚。
“将军若有空闲,可否随平至田间察看一番”
“太史令相邀,某自无不可。”乐进说到拨派兵力协助修渠时,亦念及将至校猎,应该轮换士卒,先是停下吩咐好校场之上的士卒停下射靶。
估摸着点了近千人,随在身后,虎子亦在其中。
种平想着自己也有几天没见到曹昂,恐怕这位大公子也同他几位叔叔,不知到何处游猎去了。
幸而最近曹操专心处置黄巾一事,不曾多加管束曹昂,不然每日辰昏考校,若无种平帮衬,曹昂怕是又要被罚得抱头鼠窜。
种平思绪散到此处,又有些心忧,他本不该帮着曹昂应对曹操的考校历史上杨修的下场种平可是铭记于心的。
他并不觉得自己依着后世的经验,能勉强猜出曹操几分心思是什么好事。
只是一来他到底对曹昂有些师生情谊。
二者想着只是应付经学典籍,纵使能与曹操心意见解相合,终究不涉及政治,算不得什么事情。
曹操疑心再甚,也断然不可能就这样的事防备种平。
只是自当日切身教导曹昂何为恒产民心,对方似乎对孟学生出兴趣,硬是缠着种平将几篇梁惠王滕文公讲了个通透,又跟着学管子。
种平顾及曹昂身份,自然不愿深讲,只是断了句读,挑着郑玄的理论注解讲上几句罢了。
然而曹昂跟着种平学经的时间不短,种平自然不可能时时注意自己口中言语,有时说过头,偶尔漏出几句,难免显出些端倪。
曹昂正是叛经离道的年纪,偏就这些话头惊为天人,
暗自奉为圭臬,对种平更是敬重。
种平别的但也不怕,独独怕这点子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