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行如风马,一路回收(2/14)
是对修炼者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下坡时速度固然可以变得更快,但这带来的后果却是身体很容易失控。
这只会带来危险,而不是助力。
可现在,速度明明提升了很大一截,可耿煊却并没有失去对身体掌控的感觉。
依旧敏捷,轻盈,自如。
耿煊综合衡量,“相马术”稳定在宗师境之后,自己的极限速度可以长时间保持在一百二到一百三十公里每小时左右。
而若是下坡,根据坡度以及山势特征,还会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有趣的是,速度不同,地面坡度不同,崎岖平坦程度不同,耿煊的身体姿态,也不再是寻常人直立奔跑的那种一成不变,而是会很自然的进行动态调整。
整体来说,速度越快,他身体的前倾就会越来越大。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身体的稳定性和视野,一切甚至不需要他刻意而为,随着速度的增减,身体姿态会很自然的调整到最稳定的状态。
……
在赶路之余,耿煊还要根据隧洞的走向,以及捕捉到的人迹,寻找到每一处隧洞挖掘工地。
观察那些挖掘者的基本状态,并确认里面隶属于董观嫡系人马的数量还有与其他隧洞挖掘者之间的关系。
十二月十四日,上午九点左右。
耿煊站在一座孤峰突起的山顶,在身后一轮冉冉而起的大日相助下,借着天高气爽,碧空如洗,向着西侧极目远眺。
从他身下这座高峰开始,赤乌山千沟万壑、高崖层峦的险峻画风,迅速变成了另一幅模样。
缓缓起伏的丘峦,越向远处,地势越是平缓。
在数十里近百里之外,耿煊已能隐隐看见完全有别于自然荒野的画风。
“那应是农田吧?……这么说,这里真就是皓州地界了。”耿煊心中如此想。
——因为“燧珠”附带的真视之眼,让耿煊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目力,但这主要是体现在“清晰度”上。
寻常人因为距离远,或者光线昏暗的“模糊视物”,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但他的目光并不真的具备望远镜一般的能力,依然遵循近大远小的自然规律。
因为距离太远,所视之物体积太小,甚至小到比针尖还不如的细点,那他依然是看不清的。
当距离远到数十上百里之外,除了大地的起伏,山体的轮廓,以及成片农田这类有着较大面积以及规则形状的物体,才能被他的目光勉强捕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