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人易聚,心难移(2/14)
对待。
而不能简单的当成两个势力之间,千人以上规模的开片互砍。
在此期间,所有帮众,都要将自己当成一个军人,并以军人的规范严格约束自己。
巨熊帮上下四百多人,需视作一支令行禁止,有着明确的军规军令进行约束规范的军队,而不是数百个帮派分子的集体活动。
虽然,自从元州自废武功的这一两百年来,元州早就没有了这种风气,人心思维,也更加自我和散漫。
但其他八州的情况,大家也不是没有了解。
依葫芦画瓢,不管内里如何,先有模有样的学起来,总是能够做到的。
比如行军时如何做。
大部队行军时,斥候哨探如何安排。
扎营时如何做。
造饭,夜宿……
从行走到坐卧,从吃饭到拉撒,睡觉……
具体到方方面面,都要有讲究,也都必须要有规矩,有章法。
包括洪铨本人在内,对于这套学问其实都是道听途说,半懂不懂。
但懂不懂,做不做得来是一回事。
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洪铨的看法,耿煊表示了支持,让他大胆去搞。
冯煜,罗青等人自然也都没有任何异议。
甚至主动表示,在军事行动期间,一切与战斗军事相关的安排,洪铨都有第一发言权。
即便是有与帮规相抵触的内容,只要能有理有据,日常帮规也可以为军规军令让路。
有这样的支持,洪铨自然就风风火火的搞了起来。
昨晚夜宿之前。
对于哨探如何安排;
大家如何轮替值勤;
如何防备人夜袭;
如何既确保每人都尽可能得到充足休整的同时,又要确保整个营地的警戒;
安排哪些人准备饭食,何时开始……
洪铨在与冯煜等人交流之后,都做了仔细的安排。
因为方锦堂、戚明诚他们给巨熊帮划拨的区域,有一侧与清源集征集而来的四百余人驻扎的营地相邻。
一来,考虑到大家是并肩作战的同伴。
二来,若是巨熊帮在这条线上也布置太多警戒力量,会惹来不必要的误会。
再一个,巨熊帮人力有限,在这条线上减少一些安排,对其他几个方向上能起到明显的加强作用。
于是,洪铨就找到了清源集夜晚负责值勤安排的几个人,也就是刚才站在洪铨对面的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