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用玉米做成什么食物呢?(2/3)
到这话,心中大喜,“好!太好了!周爱卿,你有大功!官升两级,继续在农司做事。”
周瑾听到这话连忙感谢,“多谢陛下赏识,微臣以后一定尽心尽力,更加关注农事民生。”
康平帝颔首,越看周瑾越满意,“好!朕相信你以后能给朕带来更多惊喜!”
那篇赋写得真好,玉米也真的高产,他们父子也注定会因为这篇赋备受好评。
“庄子上所有人参与种植玉米的,赏赐十两银子。李老丈,二十两银子。”康平帝今天很大方,所有人都有赏赐。
李老汉等村民再次下跪谢恩,三呼万岁。
朝臣此时人手抓一把玉米,很多人第一次见,不仅震惊玉米的产量,外表看上去也很好看。
左相上前,问周瑾,“小周大人,玉米产量极好,只是这味道……”
周瑾笑着回答:“回左相,还没完全成熟的玉米,鲜嫩鲜甜。至于干燥的玉米,需要磨成粉,再做成食物,下官也没尝过,也不晓得味道。”
“这些玉米虽说长在我家的庄子上,但已经不属于下官,而是属于陛下和康国百姓的。没有陛下命令,微臣也不敢食用。”
康平帝听到这话,轻抚胡须,“周爱卿,颗粒饱满的留下来当种子,挑选一些不适合做种子的,磨成粉,让朕和爱卿们尝尝。”
“是,陛下!”周瑾应下,转头看向顾惜灵,“辛苦娘子了。”
顾惜灵嫣然一笑,“能为陛下和诸位朝臣做饭,是惜灵的福分。”
康平帝上次来庄子上见过顾惜灵,对其印象深刻,“顾氏贤良,是周大人的贤内助,回头朕让皇后好好赏赐你。”
顾惜灵行了个万福,“多谢陛下和娘娘赏赐,这是惜灵本分。”
“这个本分好啊!贤良女子,相夫教子。自从周瑾成亲之后,不管行事,还是言谈举止,更加务实,假以时日,必然成为国之栋梁,延续长宁侯府荣光,你居功甚大。”
周瑾曾经在康平帝面前做事,康平帝慧眼如炬,对周瑾的了解,不能说十成十,但九成绝对有。
有才,是真有才,但气人,也真气人!
他是皇帝又如何?
也被周瑾怼了几次,更是因为国舅的事情,说他昏庸。
虽然不是当面说的,但也确确实实说了。
不过这件事情,的确是国舅的错,而且又念在周瑾一片忠心,以及长宁侯府的功绩,康平帝不跟周瑾计较。
本来他就存着历练周瑾的心思,而且长宁侯屡立奇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