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这就好比种地(2/3)
是个什么玩意?”杨雁安细眉微抖,她现在对这小崽子的理解能力很是秉持些怀疑态度。
“就……不管怎样,这些制作者和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帮着浅浅传播了下绒花工艺?”许意迟不大确定地挠挠脑袋,“而且某种技艺文化想要持续、长久且健康地发展下去,技术和题材上肯定也不能常年止步不前?”
“嘶~别说,你小子这回还真说到那个点儿上了。”杨雁安应声呲着口白牙“嘶嘶”吸气,“差不多吧。”
第2/2页)
“一则,甭管你是创新够了发现技术水平不足,转而找人正儿八经系统学习,还是在深造后扭头又投身于技术改良与题材等创新,‘改良’与‘创新’两个词确实都是一项技艺想健康发展下去注定绕不开的议题,所以谁先谁后都没区别。”
“——就算是你只管闷头改良创新,那也没什么毛病,反正从业者们也总能从‘民间手工艺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中得到各式各样的新奇灵感,二者到最后总归是能得到微妙的平衡与统一的。”
“二则,就像你说的,不管那些脑洞大到天上去的簪娘们是做出了带小电珠的发光绒花、配合电机零件儿绑出来会动会变的赛博绒花,哪怕她们是极其丧心病狂地拿绒花做出来了个飞天大蟑螂——虽然绒花飞天大蟑螂这玩意确实是有够歹毒——只要她们做出来的东西够新奇,够有趣,发出去的视频与博文的浏览量足够高,那就是在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绒花,就是在传播这项非遗。”
“所以,你发现了吗?小许。”杨雁安说着抚掌给许意迟做了个总结,“包括绒花爆火之后,一同被带起来的通草、绢花,花丝镶嵌和掐丝珐琅,凡是这些已出现复苏之势的非遗技艺背后,都有这么个完整、庞大而有迹可循的传承链条。”
“它们先是借着某个机会提升了自己在大众间的熟知度与认可度——这个机会可能是借助了某部剧的播出,可能是某条短视频的爆火,也可能是某个全国乃至国际性会议的召开……”
“总之,当传播度到达一定程度,便会有大批人或因跟风好奇或因真心喜爱,而被拉来体验这项技艺,体验过后又会有那么一部分人选择留下并继续深入研究……”
“于是市场拓展,爱好者与从业者的这个圈子被不断扩大——当这二者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界限,量变引起质变,新的技术改良思路与题材选取方向,也必将呈井喷之势爆发。”
“这就好比种地。”杨雁安思索着扔出个类比,“你想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栽种出最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