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沈泠(1/5)
从艾弗伦州回来后,陈望月一边补上这段时间缺席的课程,一边准备着马上到来的考试周。
学期末,学院大幅缩减学术课程,以高昂付费活动填补空白课表——热带雨林探险、五星游轮酒会、私人庄园马术课成为主流选项,富家学生刷着家族黑卡报名,借“环保考察”等名义筹备社交季,外出申请单上填满“家族慈善晚宴”“跨国并购会议”等理由。
那些付不出报名费的特招生则在官网角落扎堆抢购廉价项目:社区图书馆夜班(有补贴餐券)、养老院陪护(时薪不足一杯咖啡钱)。他们挤在机房抢名额时,富家生正用平板同步规划滑雪与投资论坛行程。
距离期末考越来越近,不过,这间学院从来不缺寻欢作乐者,他们的步伐是不会为绩点而迟疑的,冬天越冷,各种明目的宴会派对越发层出不穷,至于校方规定的公益时长,只需要花费一笔小钱就能雇佣到人选补足。
雪下了一重又一重,而温暖如春的室内,茶歇会飘着马卡龙的甜腻,男孩们用镶钻袖扣轻叩骨瓷杯沿,讨论着新年帆船赛与极地破冰船首航的入股事宜。
姐妹会的成员把美甲沙龙搬进自习室,珊瑚色甲油在《国际法》课本边沿百无聊赖地敲打,偶尔抬眼确认刚发的动态里福利院探访照的点赞数。
冬夜,许幸棠和几个特招生在后台分拣慈善舞会遗落的物料,手指拂过脏污的丝绒窗帘——那是宴会厅淘汰的装饰布,金线刺绣处残留着香槟渍,正好回去裁成家里漏风窗的补丁。
暖气管道的嗡鸣声里,褪色帆布鞋在地面投下细长阴影。有人将废弃的宣传单用宴会丢弃的镀银餐刀割开,记录本周末要去三个福利院代班的值勤表,他们的校服口袋里塞着不同场馆的临时工牌:植物园温室的夜巡证,校史馆讲解员的胸牌。
学生餐厅后门结冰的台阶上,刚结束会场布置的五六个身影围坐着分食保温桶里热乎乎的炖菜,不锈钢勺柄映出不远处绽放的烟花。
那是为庆祝高二学生团队自主拍摄的环保纪录片首映礼正式开始,宴会厅里侍应生端着的银盘里,鹅肝酱摆出冰川消融的造型。
凌晨一点的图书馆最底层,六个充电台灯连成一线。二手的《卡纳史》教材在不同膝盖间传递,铅笔批注覆盖了前任主人留下的赌马号码。当顶楼飘来《友谊地久天长》的乐队演奏,他们收起廉价的塑料水杯,杯底还沉淀着速溶咖啡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学校里开始流行征用图书馆的天台开派对,能抢到这个场地也变成了家族实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