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招安乃成(2/5)
”,让狄青明白了谁才是大小王。
自此心气过高的狄青便心态失衡了,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贼配军一样可以荣登高位枢密使,类同宰相,一样可以是大宋的好男儿。
但是大宋的文臣们却一直想要驯服他,作他的牵绳人。
狄青一开始始终不明白自己对大宋忠心耿耿,为什么会遭受这般对待,直到最后文彦博用一句话说透了其中的关键“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乎但得军心,故有陈桥之变也。”
最终狄青背着“朝廷疑尔”的心结抑郁而终。
当然,在北宋的诸多名将当中,却也有几个特例,如王韶、种世衡其叔乃大儒种放、宗泽等,他们本身就是文臣出身,王韶和宗泽甚至本就是正经的科举进士出身,所以他们不需要去攀附某个朝中重臣作奥援。
或许有人会问,要是正经的武将不依附文官,下场会怎样
类如焦用这般被人当杀鸡儆猴的“鸡”的倒霉蛋就不说了,在整个两宋时代简直多如牛毛。
北宋初的老令公杨业就是第一个吃亏的,作为北汉降臣的杨业一开始不太能领会大宋的政治形态,然后就被监军王侁给拿捏坑死了。
而未来吃亏的名将还有岳武穆、余玠等人。
陈从善能够在江南这片战场上名声鹊起,绝不仅仅是他有能力,更在于他身后有曾氏为之张目。
而诏安镇南义军这般大事,陈从善最多也就只能当个传话人,真正能说话算数的还得是他身后的曾肇乃至曾布兄弟。
虽然二狗说话颇不客气,但陈从善倒也不敢作色,只苦笑道“阿叔且莫气怒,我自知官小位卑,主不得此事,只些个良言发咐,实无歹意也。”
二狗摇头道“从善,伱虽出身官宦,父祖皆受朝廷荣禄,却看不透此间的实质。大宋君臣常言,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汝乃军将出身,此般大事,曾氏子弟可言,可论,独汝不可多言,只合作个传声的信使,否则日后必受灾殃。”
陈从善听得,却有些不甘的说道“阿叔,自我父祖亡故后,我陈氏一门声势便一落千丈,亟待振兴。若得如此惫懒行事,我岂能得功显能,光宗耀祖耶”
二狗道“你想振兴门楣没错,但要认清楚形势。
如今的义军势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好卡在一个比较微妙的层次,招安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你想立功光宗耀祖,未来战场上有的是机会,包括接下来攻伐鬼
方国,正是你用武之时,何必往招安之事上掺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