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爆破、特效和差距(6/22)
例子,比如我们希望电影的画面效果接近《拯救大兵瑞恩》的感觉。
可如果采用胶片拍摄,哪怕我们采用同样的胶片,同样的摄影机,甚至拍出的画面都一样,可咱们国内洗印厂也没有哪个能洗出同样的效果,这就是差距。
前两年《七宗罪》的摄影师戴瑞斯-康吉到北电交流,讲到《七宗罪》的洗印采用的是留银冲洗。
交流之后,摄影系的老师就找洗印厂的技术骨干采用留银冲洗,实验了好多次,但就是洗不出那种效果。
而《拯救大兵瑞恩》采用的是同样的洗印技术,而且技术难度更高。”
想到国内电影产业的现状,宁昊不禁再次叹了口气道:
“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不在设备上,而是在技术上,我们尤其缺乏优秀的技术人才。
洗印都算好,毕竟还有专门的洗印厂,灯光和美术这些差别更大。
比如索尼的F900摄影机,国内也有不少人在用,可你看看咱国内拍出来的画面效果,再看看卢卡斯《克隆人的进攻》的画面效果。
别人拿到一款机器能把性能发挥到90%,而我们往往只能发挥出百分之三四十。
还有我们自己的嘉禾特效工作室,从漂亮国买回来了很多先进的特效制作设备,但是也同样没有完全发挥出设备的功能。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缺少彻底掌握这些设备的技术人才。”
“你能认识到这些情况也不枉去好莱坞走一遭了,不过也不用灰心,毕竟人家商业化发展近百年了,和人家的差距是客观事实。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我们现在不是在全力追赶了么?
当初拍《指环王》的时候,新西兰也没人会做特效,国家又很小,彼得-杰克逊他们买电脑、招人、组建团队,这才有了现在的维塔。
现在的嘉禾特效工作室虽然和维塔数码还有些差距,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也算是一家不错的特效公司了。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多拍一些科幻特效大片,一点一点将我们的电影工业建立起来。
我们国内的市场足够大,今后能够和好莱坞电影争锋的,也唯有我们华语电影。”
“明白了刘导。”
“对了,和你同去好莱坞的郭凡他有什么想法么?”
当初刘周为了推动国内科幻电影的发展,专门选了几个年轻导演前往好莱坞学习。
宁昊和郭凡就是其中两位,同时也都是嘉禾旗下的导演,郭凡是签在嘉禾,不像宁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