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巧遇(3/6)
姜从文听着有些脸红,不过到底是脸皮厚的,他一脸认同地点头道:“昨晚毕竟第一次唱,有些不熟悉,又太过投入,情绪处理上是还有些把握不好。”
“呵,全是感情没有技巧是吧?”陈墨在一旁眼神有些鄙夷地调侃道。
“那是,哥们唱歌那是向来走心的。”姜从文抬了抬下巴。
有时候陈墨真羡慕姜从文的厚脸皮,他常常在想,他的脸皮要是能有姜从文的一半厚,应该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没女朋友。
“陈墨这次真写了首好歌啊,词曲俱佳,质量上乘。”张云东看着手中《K歌之王》的词曲,忍不住称赞道。
“哈哈哈,正常发挥罢了,不过能让张师兄夸奖可不容易。”陈墨也豪不谦虚笑着。
姜从文看到陈墨洋洋得意的样子,忍不住撇撇嘴。
还正常发挥?认识你这么多年怎么没见你之前发挥过。
难怪这俩能处在一起,这脸皮,大哥不说二哥。
张云东看着他们两个的样子,倒是见怪不怪。
“行,那你抓紧再把歌熟悉一下,调整一下状态,你准备好了我们就先开始试录。”张云东说道。
“好。”姜从文也不废话,马上拿着词谱做准备,刚才说笑归说笑,但待会肯定不能像昨晚那样唱。
昨晚的唱法过于情绪化,也就是说感染力表现力比较强,适合现场表演或者看着视频听,但在录音棚中这样唱可不行。
一方面录制发行的歌是会被听众加入歌单循环播放的。这种情绪失控式地唱法就会让歌“不耐听”,多听两三次就容易让人感到疲劳。
另一方面录音棚中使用的专业设备和先进技术,会更加精确地捕捉和处理音频信号,提供更高质量的录音效果。
这就导致任何瑕疵和不足都在录音棚中会被放到最大,常见的如走拍、跑调甚至包括呼吸的气口。
所以正式录制的时候要把控好情绪,运用好技巧,两者兼顾。
而一般歌手发行的那一版,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录好几遍,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音频片段剪辑拼接而成。
当然,还有后期的制作处理可以修饰声音的不足。
而这其中就涉及一个盛名远扬的职业—百万调音师。
传说你就算在录音室学狗叫,调音师能让其他人在录音室外听的时候,听到的是犹如天籁的仙乐。
当然这种说法更多的也是对“录音棚歌手”的一种调侃。
而这里的调音师很多时候其实指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