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穷穷穷穷【求月票】(11/24)
见饥荒,晏子想赈灾但景公不允许。恰逢这时候修建正寝宫殿,于是晏子就让官吏征调饥民来修,提高了工资,不催促工期慢慢修。
三年后,宫殿修好了。
饥民也得到了救济。
这也是“以工代赈”。
晏子赈济饥民的目的达到,饥民度过了艰难时刻,景公也收获了宫殿和好名声。
沈棠苦笑:“我倒是有心这么干,但我没这个粮食去搞,总之就是很头疼……”
若单纯赈济灾民,给少一点食物也没事,只要人饿不死就行,整天一动不动躺着减少能量消耗,熬过最艰难的时刻就好。但是以工代赈就不一样了,要让人干活得让人吃饱,吃饱才有力气干重活,以工代赈的成本可是单纯赈灾的好几倍呢!
晏子还令吏重其赁。
给征调过来的饥民加工资。
有钱给钱,没钱给粮。
将被景公拒绝发放的粮食,以工钱的形式,合理合法地交到饥民手中。
问题是——
沈棠手中有多少钱和粮?
286:穷穷穷穷【求月票】 (第2/2页)
褚曜、共叔武和赵奉负责安顿他们带来的人,从中挑选精锐,补充空荡荡的治所。既然在河尹落脚扎根,该有的都要安排起来。再过一段日子,治所会相当“热闹”。
另外,还有一事。
沈棠让顾池算算各个官吏的月俸,先从自己这里掏腰包,给他们垫上三个月。
剩下的,等吞了张氏这头肥羊再给补上。未免这些人中间有张氏一派的耳目,沈棠只哭穷说自己目前手头拮据,帐下人马开支又很大,暂时无法补足月俸。
让他们耐心再等一两个月。
这三个月的月俸先拿回家过个好年,待开春农耕,她再想办法给大家伙儿补上。
官吏们诧异。
根本没想到沈棠会有这操作。
虽说他们打着旁敲侧击,讨要拖欠月俸再移病的主意,但心里也清楚可能性不大。因为拖欠他们月俸的人又不是沈棠,她只是来上任的新官,没有义务私补他们。
愿意掏腰包,那是她豁达。
不愿意掏,官吏们也无话可说。
他们都准备厚着脸皮,找个机会提提此事,没想到沈棠刚来半日便主动伸出援手。
人家如此厚道,他们也不能恬不知耻,前脚拿到月俸,后脚就告辞走人,至少也要干上半月一月,不然心里过意不去。
天色渐黑,众人各自散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