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百十三章:活菩萨(2/3)
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相同数量的辅兵随军。
这还不够,还得在难民和俘虏中挑选老实且身体强壮的男子作为劳役。
所以出动一个正兵把总,能够参与管理的实际人数肯定超过一千。
不会有山贼、土匪敢动这样的队伍。
因为有兴和车马行的四轮马车参与运输,老人、妇女和儿童沾光了,她们走累了可以坐车。
俘虏和难民中老人很少,兵荒马乱一年有余,有可能是老人跑不动、不愿意跑,又或者是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孩子。
根据地需要人口,当然是能够劳动的人口,但是这只能心里想想,哪能把老人抛弃?
黄毅要树立爱民如子的形象,要做这个时代的“伟光正”,当然要宣传尊老爱幼,表彰孝子贤孙。
西归队伍将要穿过半个山东、整个北直隶和小半个山西,行程两千余里。
长途漫漫,不仅仅能够锻炼兴和军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检验机动力,还能够向大明千万百姓展示兴和军的风采。
兴和军从来都是高标准严格要求!
制定的行军计划是平均一天走八十里,每六天修整一天,战士们包括辅兵即便都有三十几斤的负重,也能够做得到。
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一多半时间坐马车,一小半时间走路,他们用不着负重。
想要争夺天下,就得把自己的队伍锻炼得更加强大,别家营伍一天行军六十里就怨声载道。
兴和军一天八十里依旧军歌嘹亮!
对于骑兵的要求更高,达到勇士级别的骑兵在配备双马的情况下要做得到一天奔袭三百里。
西归的队伍旗帜鲜明,一路上穿州过府,刚开始吓得沿途老百姓东躲西藏。
各级文教员组织起了宣传队打起山东快板!
“老乡,老乡别慌张,兴和军从来不抢粮!……”
“打叛军、打山贼、灭土匪,兴和军从来不扰民!……”
“没饭吃、没衣穿,跟随兴和军有活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渐渐的就有老百姓发现这支打着“兴和军”旗号的队伍真的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
不对!不对!何止是秋毫无犯,他们还收留接收家里断了粮眼看着就要冻死、饿死的升斗小民。
这简直是活菩萨啊!
很快沿途老百姓就不躲着兴和军了,有不少脑子活络的还挑着担子售卖农副产品。
兵荒马乱,粮食紧张物资匮乏,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升斗小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