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第二百四十九章:修碉堡

第二百四十九章:修碉堡(2/3)

目录
好书推荐: 苍焰盟 世子他暗恋我多年 星际直播:穿书兽世带货求生 我的亡灵不对劲 绝美总裁的贴身狂医 相思策 昆仑风云 这年头谁还当正经狐妖 我老婆来自蜀山 寒武再临

这两个主要城池,还有十几个据点也在修筑中。

据点不是城池,占地面积不大,但是比明军的烽火台大,能够确保一个百总人马驻防。

这种碉堡式的据点全部是混凝土地基,石头水泥砂浆垒砌,冷兵器骑兵根本没法攻打。

从去年春天开始,宣大总督就下达公文指示大同巡抚、宣府巡抚、山西巡抚配合接收流民赈济灾民。

故而每个月都有不少来自陕西、山西的流民被集中起来送出张家口,最多的一个月有三四千。

为了弄人口,黄毅花了很多钱粮,如今的效果体现了,根据地的汉族人口已经超过六万。

这个数字还在以一个月一两千、两三千的速度增加中。

预计到了年底汉族总人口数能够达到万,超过已经臣服的异名族人口。

人气太重要了,根据地有了人气,这片热土上生机勃勃。

所有的人民都在大生产、大建设,不足十岁的孩子都在学校里读书识字。

学校的白天是小于十二岁的孩子们在读书,傍晚是大于十二岁的少年和成年人读书一个时辰。

根据地百业待兴,需要太多劳动力,成年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五个时辰,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小小少年也得工作四个时辰。

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得保证傍晚时读书识字一个时辰,离学校远的工厂、农场就近开办学习班,各级镇抚官负责教识字、算术。

根据地的学校当然不教八股文,教材基本上是根据后世的小学内容改变而来。

主要内容是教识字算术,教一些基本常识,不是六年制,仅仅是三年。

黄毅当然要进行初等、高等教育,初等、高等的教材正在完善,学校还没开办。

不是因为没有生源,也不是缺少经费,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老师。

根据地的汉民中有几十个童生甚至于有七八个自称曾经是辽东生员,但是黄毅不想让这些人教所谓的四书五经。

小孩子学三年读书识字算术后,黄毅的计划是挑选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少年读初中,教他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

所以黄毅现在忙里偷闲培养能够按照教材教数理化的老师。

教材不成问题,黄毅只需把手机里保存的有关资料修改即可,最主要的内容当然是把一些定律、公式重新命名。

要不然什么安培、欧姆、焦耳、牛顿等等定律没法给明朝的少年学子解释,当然没法让他们理解。

根据地教育的初级阶段是扫盲,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御兽王座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大清要完 地窖里的朱元璋 女穿之大理皇朝 亮剑:战神 帝王策权倾天下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