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毁誉参半(2/4)
所以这一次陈胜和吴广二人所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就还是一次正儿八经的农民起义。
先不说秦国到底是有多么大的病,非要征发陈胜和吴广这些所谓普通的农民,去渔阳这种秦朝当时的边境上戍卫。
而且这些人还不是去渔阳做民夫的,也就是辅助正规军队作战、打一打下手干些杂货的辅兵,而就是戍守渔阳的士兵。
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就是这么形容陈胜和吴广所率领的那九百人的,皆称之为士卒。
那么也就是说,这些人去渔阳,就是要去渔阳当兵戍卫的,可是渔阳好歹也是秦国边境上的重要防线之一。
难道秦国的高层们就能够这么放心,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一群秦国的老百姓们来驻守,难道秦国已经没有别的士兵可以派遣了吗
这件事情从道理上就说不通啊,简直就和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秦律‘失期,法皆斩。’一样的离谱。
可是偏偏我们在幼时学习这段课文的时候,就全部都轻易地相信了,认为这就是当时真正的情况。
一来是因为当时我们的年龄都太小了,阅历也不足,自然分辨不出其中的真伪虚实,别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信。
二来是因为我们笃信太史公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认为其中所记载的那些内容定然不会是虚假的。
既然人家太史公司马迁,都已经言之凿凿地把这些事情给记录下来了,那就一定必然是真的确有其事了。
三来也是因为秦始皇嬴政的名声,自古以来就不是很好,基本上秦始皇嬴政也一直都是长期处于一个暴君的形象。
说得好听一点是秦始皇嬴政这个人毁誉参半,而说得难听一点的话,大概秦始皇嬴政也就是没有什么功劳,光剩下过错了,
毕竟秦始皇嬴政的功绩,大概一句话就能够说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然后就没有了。
至于剩下的灭六国成一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等等功绩。
在某些人的眼里,可能不光不是秦始皇嬴政的丰功伟绩,反而还是秦始皇嬴政残暴不仁和滥用民力,迫害百姓们的一个罪证罢了。
甚至连秦始皇嬴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的这些功绩,某些人都想要针砭时弊一番。
试图撇清其与秦始皇嬴政的关系呢,比如说,这些其实都不是秦始皇嬴政的功绩啊,而是早就已经有人想要这么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