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越挫越勇(2/4)
观察的话,我们也可以发现,即使是这华夏古代十大名医的名单,再怎么来进行变换。
也总有一些名医的名字是不会变动的,比如说:扁鹊、孙思邈、华佗、张仲景、皇甫谧、李时珍、葛洪,他们这几位名医。
而在这七位名医之中,可是有着足足华佗、张仲景、皇甫谧三位名医,都是在东汉末年时期生活和工作的。
这个名医的数量,可是冠绝整个华夏古代历史,一般来说同一时期,能够出现一位这种级别的名医。
就已经相当了不得了,可是在东汉末年期间,却一下子就连续出现了三个,虽然他们三个人也未必见过面。
但也绝对都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最多、最多也就相隔个几年的时间而已。
比起其他华夏古代十大名医之间的那种,动辄跨越朝代的时间,属实是离得很近了。
‘华佗,字元化,一名旉(fu),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建安三大神医之一。’
‘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同时华佗的医术也非常的全面,尤其擅长治疗外科疾病,精于手术,并且还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所以华佗也被后世之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等,当然被叫得最多的称呼,还是神医华佗。’
‘于是后世之人,就又喜欢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等美誉,来称赞那些有着杰出医术的医师。’
另外华佗也留下了诸多的典故,比如说:刮骨疗毒、狗腿治疮、枪头化酒等等,虽然有些并不是发生在华佗身上的。
但是由此也可见,世人对华佗的医术是如何的推崇,只可惜华佗最后留下的医学著作《青囊书》却不幸失传了。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涅(nie)阳县人,东汉末年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建安三大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新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了历代医学家们的推崇,这是华夏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
‘是华夏医学史上影响力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