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徐州即将新建沿海工厂(2/3)
们徐州则不同。
徐州的赋税需要全部上缴朝廷,这一年多来,我们徐州的变法天下皆知,从青州、兖州、豫州、扬州迁徙而来的百姓多达百万。
我们徐州人口原本就不少,加上这些前来投靠的百姓后,现在的人口已经接近四百万。
这些赋税对于大汉朝廷来说,可是一笔巨资,他们决不允许我们徐州取消人丁税。
除非将来有一日,大汉已经彻底在天下失去民心,或是有权臣废掉皇帝自立,而我们徐州趁此机会独立,才有可能自己做主废除境内的人丁税。
嘿嘿,如果要陶州牧现在不尊朝廷的旨意,擅自废除人丁税,并且将徐州的赋税不在运送到京城。
想要留下千古美名的陶州牧必然不会答应,而且这帮徐州士族也断然不可能同意,毕竟这相当于公然反叛了。
大汉养士四百年,士族豪门大多都受过其恩惠,不是每个人都像董卓这样的关西武人一般,不懂得知恩图报,以怨报德。”
“听吴兄这样分析,朝廷确实不太可能同意我们徐州废除人丁税,而且我们徐州原本如此富裕,一旦向朝廷提出废除人丁税的建议后,他们必定怀疑陶州牧收买徐州的人心,有不臣之举。
到时候朝廷将陶州牧晋升为三公,招入京城任职,另派人来此担任徐州牧一职,我们就进退两难了。”太史慈恍然大悟的说道。
“没想到子义居然能触类旁通、见微知着,事情确实如此。我们必须防患朝廷窃取徐州胜利的果实,派人空降接替陶恭祖徐州牧的位置。所以我们徐州要时刻表现出忠于大汉的样子,绝不能让人看出端倪来。”吴起面露赞赏之色的说道。
“吴兄,既然幽州能在沿海新建县城,发展渔业,甚至他们发现的一种名为‘海带’的海草还能食用,晒干后连同腌制的鱼干一起运往内地售卖,我们是否也能效仿之?
我们徐州甚至不需要新建沿海县城,琅琊郡的琅琊县,东海郡的赣榆县,广陵郡的盐渎县皆临海而建,县内渔民不少,只是没有被我们政府统一整合起来。
一旦我们效仿幽州,在沿海建立工厂,捕捞海鱼、海带,将其加工成食品运送到内地,不但能解决大旱时的粮食问题,还能极大提高政府的收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乃一举多得之事。”太史慈建议道。
“自然可以,只是海洋虽大,在大多数人眼中,资源无穷无尽,却并非如此。据我得到的消息,幽州方面现在并非一味的捕捞,而是处于养殖为主,捕捞为辅的状态。
况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