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枣祗的选择(2/3)
“去兖州,你是何人?”荀谌眉头微微一皱的问道。
“在下北海王猛,表字景略,目前在朝廷册封的兖州刺史曹孟德麾下为官。”王猛意味深长的说道。
王猛的意思很简单,曹操现在是皇帝亲自下令册封的大汉兖州刺史,而你袁绍不过是一个不尊朝廷旨意,以渤海郡太守的身份强夺冀州牧韩馥根基的小人罢了。如果枣祗选择投靠袁绍,那就要做好家族名声受损的准备。
“哦,你就是在兖州改革变法的北海王景略?”荀谌目光一凝,不怀好意的说道。
荀谌是颍川荀氏一脉的年轻一代,出身世家大族的他自然对这个在兖州提拔平民百姓和寒门子弟,间接打压士族与豪绅的改革者没有一点好感。
王猛只是向对方点点头,然后又露出担忧之色的朝枣祗言道:“枣兄,早到一日,就可能多救一些百姓,如果因此耽误时间,导致黄河决堤,涌向黄淮平原,不知多少百姓因此丧命。”
枣祗沉默片刻后,郑重的说道:“王兄之言甚是,我将家中事情向族人们交代一声后,就与你们一同前去。友若兄,冀州我是肯定不会去的,袁本初并非救世之主,我也不能违背先祖遗训,还请见谅!”
荀谌见到枣祗执意如此,长叹一声道:“也罢,既然枣兄不愿违背先祖遗训,我也不好勉强。只是兖州曹孟德并非明主,他提携寒门子弟与平民学子,这是在间接打压士族与豪绅。
你们枣氏一族虽然多年没有出仕,却也算是阳翟县的豪族,切不可助纣为虐啊!”
“哼,荀兄有些危言耸听了。孟德自从入主兖州以来,重用了多少本地世家大族,再加上颍川的士族与豪绅,哪里看出孟德在打压世家大族?”王猛不满的冷哼一声。
正在此时,年迈的管家又急匆匆的走进来,哭笑不得的禀报道:“少爷,府外又来了数人,为首之人乃赵公子,我将他们暂时迎入了偏厅。”
“赵公子?哪个赵公子?”王猛和荀谌异口同声的问道。
“管家能直接将他迎进来,也只有在下的同乡好友,阳翟赵俨,赵伯然。”枣祗无奈的说道。
“竟然是他!”
“原来是他!”
荀谌、王猛各自感叹了一句。
“哦?友若兄认识赵伯然很正常,难道王兄也认识对方?”枣祗好奇的问了一声。
“曾经和奉孝、志才聊起天下大才之时,听他们讨论过赵俨,只是还未曾见过一面。”王猛随意的说道。
“伯然不是在文若的引见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