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4)
而有力量。
“夫人,云亭已经有家了,慈幼局就是云亭的家。”池云亭看着县令夫人肯定道。
他知道县令夫人今天找他是什么事了,居然是谈领养的事。
慈幼局的孩子,除了被慈幼局养到十六岁,然后让他们自力更生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被人领养。
当然领养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准贱籍领养,没有一定资产的不能领养,还有身份不明的也不行。
要不然慈幼局那么多孩子,领养条件要是不正规,谁知道那些孩子以后会有什么凄惨命运。
一般来说,领养的孩子年龄越小越好,池云亭倒是知道这点,但从没想过会有一天轮到自己头上,这让池云亭有些诧异,又有些想笑。
“云亭,你有没有考虑过以后你很有读书天赋,而且有官府和慈幼局在,说不定能给你找个书香门第收养你,让你以后再也不用住大通铺,穿旧衣,前途一定比在慈幼局光明,以前也有很多读书天赋的孩子,都被人领养,现在也都过得不算差。”县令夫人道。
池云亭眉眼不由顿跳,好家伙,他就说慈幼局那么多孩子,怎么就没多少有读书天赋的,合着在他们展现读书天赋以后,基本都被人领养走了。
而那些被领养走的孩子,不出意外都是良籍,以后能参加科举的,慈幼局能留下来的,像方宁这类有读书天赋却非良籍。
平心而论,究竟是一家几个孩子的生活好,还是几百个孩子大锅饭好,经历过慈幼局这样大锅饭的环境,一家几个孩子的那种家庭,对于慈幼局出身的孩子,完全就是小意思。
想也知道,一旦被领养,池云亭现在的生活条件一定能更上一层楼,更不用说他人小鬼大,不会让自己吃亏。
不过思前想后,池云亭还是拒绝了,“夫人,我在慈幼局就很好,虽然慈幼局平时的菜色没什么花样,穿的也都是旧衣服,睡的都是大通铺,但是慈幼局里的大家都很温暖。”
“至于读书,很多时候都是外力,真正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内在,云亭相信,云亭要是自身有天分,哪怕在慈幼局也一定能出头,云亭要是没有天分,哪怕入了书香门第也不会有出息。”池云亭道。
县令夫人一叹,而后笑道:“看来果如大人所说,云亭你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这样很好,相信云亭你以后的成就一定不会差。”
虽然池云亭拒绝领养让她有些遗憾,可是未来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多谢夫人吉言。”知道县令夫人已经打消念头,池云亭松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