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我肯定不会和别人说(1/4)
《acta-mathematica》,《数学学报》。
世界公认四大数学顶级期刊之一,中科院ci分区检索数学一区。
瑞碘皇家科学院mittag-leffler研究所出版,创刊历史一百四十年,平均每年发表论文十七篇。去年和前年,则都只有十一篇、九篇。
国内仅有八篇论文在《数学学报》上进行发表,其中包括两名建-国前后的数学泰山北斗,其他论文则都是发表在两千年后。
两千年后的六篇论文,所属的高校和机构,包括首都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港大学、胡南大学,津开大学,而涉及到的专家学者中,有高校的校长副校长、科学院院士,最低则是名校的数学教授。
其中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只有两人,最低年龄则为三十四岁,当时在任津开大学数学所教授,发表论文以后名声赫赫,被认为是‘国内数学的希望之星’。
由此可见,想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难度究竟有多么高了,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数学学报》,被公认为数学类发表论文最难的期刊,没有之一,其难度甚至远超三大顶刊《自然》、《科学》以及《细胞》。
如果能够在《数学学报》发表一篇论文,都可以在个人履历上,记下浓重的一笔,并由此带来一系列诸如学术名气、申请基金容易审批等好处。
这方面,所属学校肯定会大力宣传。
朱建荣和李明看到王浩提交的课题资料上,投稿《数学学报》已经标注‘发表’状态,就知道论文肯定是通过了审核,已经确定好发表的日期,顿时都感到非常的震惊。
这可以说是创造西海大学的历史了。
在一系列震惊情绪结束后,他们就想到了宣传问题,学校里有教职工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绝对是需要极力宣传的消息。
当然,前提是发表之后。
“这次肯定要大力宣传,大学的理学院成果一直都很一般,李老退了以后,全靠周教授、王教授等几个人支撑,有了这篇论文,又多了一个重量级的数学学者!”
“前两年,就是《数学学报》的论文,有个年轻的数学教授,都被宣传成‘国内数学的希望之星’了,我们也可以这样宣传!”
“比年轻,谁怕谁!”
“国内数学的希望之星,是在我们西海大学啊!”
“对,就是这样,咱们西海大学,王浩,才是真正的希望之星,二十四岁,发表论文的年纪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