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廷恩赏(2/4)
节连忙带了银票,直奔亳州而去。
许默也到了城外,他把许七叔几个人请过来。
“咱们商议一下,有功的民兵要赏,死伤的要抚恤,你们看看该怎么办才好”
几个人互相看看,首先是袁如山,他曾经在军中,非常熟悉这些。
“朝廷赏赐最丰厚的就是蒙古和女真,斩首一级,就给五十两银子。如果是西南的苗蛮,是十两,内地的匪盗就很少了,多的时候三五两,少的时候一二两,还有干脆拖着不赏的。”
原来在大明,斩首立功也是分等级的,原来只有蒙古人才有五十两,最近女真后来居上,也有五十两。
其余就要少很多。
而提到了赏赐,许七叔就显得很骄傲,“少爷,咱们老爷从来没有少过三十两,实打实的,分毫不差。如果不幸死了,除了有抚恤,家人也会妥善照顾。要不大家伙怎么愿意给老爷卖命呢!”
许默点头,“对待民兵也要如此,该给的赏赐不能少,家里人也要照顾,这是人家拿命换的,不能含糊。”
许默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在他看来,这完全是民兵应得的。
可民兵心里有数,这年头有谁把他们当成人看啊
许令史真是好人啊!
还有民兵家人直接告诉许默,他们不想要什么抚恤,只要等灾荒过去,他们想回老家,只要把田亩如数给他们,能继续耕田种地就行。
没有别的,就怕有些大户趁机霸占了他们的土地。
许默全都一一记下,就在此时,衙门那边来人,居然是周县丞还有几名经制吏。
“许司户,是这样的,王巡按听说咱们这边剿匪有功,特意派人送来赏赐,他老人家随后也要赶来,咱们可不能怠慢了上差。”
县衙二老爷亲自过来,许默怎么好疏忽。
急忙准备好了立功受赏的名单,又叫来民兵,准备列队欢迎。
差不多半天的功夫,有几个官差打扮的人,飞马赶来。
他们不是巡按御史王象恒,不过是手下人罢了。但宰相门前七品官,巡按御史监察河南全省,连巡抚、布政使都要小心应付,他的手下,四舍五入,也能监察全省了。
“我们是奉了御史王大人的命令,送来赏赐,你们谁过来搭话”
周县丞立刻迎上来,陪着笑容,“我是陈州的县丞,姓周,叫周帆。”
马背上的人一听,“哦”了一声,“原来是陈州的二老爷啊”
他跳了下来,笑嘻嘻道:“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